福建:市区"中心地带"道路改造将降噪音
近日,福建市“中心地带”的道路已经是伤痕累累,体无完肤,大型挖掘机、运载弃土和沙石料的汽车来往穿梭,造成堵车现象,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本报分别在8月24日和8月30日作出相关报道和 解释,从这些报道中,我 们可以看出,改造后的路面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而沥青混凝土比水泥混凝土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减少噪音,这是什么原因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 据有关专家介绍,公路上的噪音一般来自车辆,而车辆的噪音主要是由轮胎与路面接触形成的,轮胎噪音不仅与轮胎本身(如表面花纹)有关,更主要的取决于路面的表面特性。一般来说,轮胎产生的噪音分为两部分,一是由于路面不平坦引起轮胎震动而产生的噪音,二是由于轮胎在路面上滚动时,轮胎表面花纹槽中空气被压缩后迅速膨胀释放而发出的噪音。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由水泥混凝土作为面层,下层设基层、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受温度变化很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混凝土路面产生收缩、膨胀或翘曲。水泥混凝土路面无论接得再怎么完美之间还是会有缝隙,这样就导致水泥混凝土的路面不平坦,车轮经过这些缝隙时容易产生震动而引起噪音。 沥青混凝土是采用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上面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的路面结构,它比水泥混凝土更具有稳定性,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少,对热胀冷缩能进行自身调节,因此它铺设的是一种无接缝的连续式路面,路面比较平坦,基本消除了车轮由于路面不平整而产生的噪音。 另外,水泥混凝土是刚性路面,路面比较硬,因此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时轮胎表面花纹槽中空气更容易被压缩膨胀而产生噪音,而沥青混凝土是柔性路面,路面比较柔软,轮胎表面花纹槽空气就不容易被压缩而达到消除噪音的作用,这就像我们如果走在木板这样较硬的物体上很容易发出声音,而走在海绵这样柔软的物体上基本上没有声音一样。 那么究竟沥青混凝土能比水泥混凝土减少多少噪音呢? 记者了解到,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会产生80分贝的噪音,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地带,昼间的噪音指数不能高于60分贝,夜间的噪音指数不能高于50分贝。由此可见市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噪音已经超过这个指数,属于噪音污染。 而沥青混凝土呢?据东南建筑设计院的陈所长介绍,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减少大约50%%的噪音,也就是说到时候我们的市区路面噪音指数大概减少到50分贝左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有效缓解了市区的噪音污染问题。 陈所长告诉记者,这次我们市区改造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和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无论从采用的原料还是道路的铺设程序都是一样的。到时候市民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和高速公路一样的道路。 为了我们将来能在和高速公路一样平坦,舒适的路面上行驶,为了我们有一个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希望广大市民能积极配合这次的道路改造工作,克服暂时的行走不便和困难,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交通安全,尽早地享受到沥青混凝土路面带给我们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