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论文 规划论文 查看内容

抗震设计方法的两阶段

2013-10-31 17:2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36| 评论: 0

摘要:    抗震设计方法的两阶段:   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计算阶段: 主要任务是承载能力计算和一系列基本抗震构造措施设计。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用小震作用计算结构弹性位移和构件的内力,并用极限状态法设计各 ...

  抗震设计方法的两阶段:

  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计算阶段: 主要任务是承载能力计算和一系列基本抗震构造措施设计。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用小震作用计算结构弹性位移和构件的内力,并用极限状态法设计各构件(譬如确定配筋),同时进行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按照延性和耗能要求,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这样就基本可以做到保证前面所说的“三水准”中的前两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 主要对抗震有特殊要求或者对地震特别敏感、存在大震作用时容易发生灾害的薄弱部位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要求其值在避免结构发生倒塌的范围内。如果层间位移超过允许值,认为结构可能发生严重破坏或者倒塌,则需要对薄弱部位采取必要的措施,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通过弹性阶段的设计计算和塑性阶段的验算,并保证抗震构造措施,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责任编辑:tracy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