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品牌整合打造龙头企业——访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闽

2006-12-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911| 评论: 0

摘要: 品牌整合 打造龙头企业 ——访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闽 本报记者 李媛 备受业界关注的“北京市政”和“北京路桥”强强联手于11月30日合并重组为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 ...
品牌整合 打造龙头企业

——访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闽

本报记者 李媛
备受业界关注的“北京市政”和“北京路桥”强强联手于11月30日合并重组为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市政路桥控股”)。重组后的北京市政路桥控股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在揭牌仪式上,公司领导和广大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明确今后的奋斗目标是:立足基础设施建设主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确保发展质量为前提,保持适当的经营规模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在未来几年内,使企业核心业务实力位居国内前列,力争进入中国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成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记者:张总经理,您好!经过合并重组,“北京市政路桥控股”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您能谈谈新公司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战略定位是什么样的?
张闽总经理:市政路桥的合并重组,面临非常好的时机,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员工对合并重组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并且积极投身到合并重组中来,我们对“市政路桥控股”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现在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一个奋斗目标,强化四大业务板块,加快三个调整,加强五项管理。
“强化四大业务板块”就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主业,实现企业优势资源的重新组合和配置,集中精力发展和壮大市政工程、路桥工程、设施养护、建材生产四大业务板块,构建一个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集群,形成一个完备的产业链条。
“加快三个调整”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组织结构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调整。这是我们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做的三项工作。
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重组后,我们将按照市国资委“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思路,集中精力做强做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四大核心业务,有步骤地退出与主业无关或关联度较低的辅业领域。
由于“市政路桥控股”是在市政、路桥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原有的组织架构、企业结构如何调整,如何建立起适应市场的经营方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认真细致地进行研究。所以在组织结构的调整上我们目前的想法是组建四个集团,形成三个管理层级。四个集团是:市政集团,主要从事市政基础设施的施工;路桥集团,主要从事路桥方面的建设;养护集团,主要负责城区、郊区道路桥梁的养护绿化工作;建材生产集团,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所用的建筑材料的生产。当然,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我们还要集中企业的科技发展资源,组建一个科技集团。三个管理层级:第一个层级就是“市政路桥控股”,它担负战略管理中心和投融资中心的职能,着眼于“市政路桥控股”整体的发展决策,实施重大战略投资,不直接从事生产和经营。第二层级是四个子集团,它们担负利润中心的职能,在控股公司领导下进行主营业务的产业投资和经营管理。第三层级是三级子公司或项目公司,它们担负成本中心的职能,直接从事产品和工程项目的经营,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
在经营方式的调整方面,重组后的“市政路桥控股”,将实现资本运营、产业经营和产品经营的有机结合。控股公司主要从事资本运营,通过市场化手段和上市公司等融资渠道,进行低成本的适度规模扩展,不断优化资产配置,为基础设施建设主营业务的发展提供保障。四个子集团主要从事所在业务领域的产业投资和经营管理。第三层级的子公司或项目公司主要从事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投资组建新公司。
“加强五项管理”就是我们在实施上述三个调整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的五项管理工作: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以强化执行力为核心,加强我们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基础管理等五个方面的管理。

记者:合并重组后,新公司在开拓外埠市场和国际市场方面有什么打算?
张闽总经理:在开拓外埠市场方面,除了港澳台,我们涉足的领域已经遍布全国31个省市和地区,近年来,先后参加了山东济青、河北石安、山西太旧、辽宁锦阜、内蒙呼包、新疆乌奎等40多条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700余公里。我们还在山东淄博、陕西黑河、辽宁大连、黑龙江哈尔滨、江苏江都等地承建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工程,以及机场改扩建、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在国外,承建了伊拉克、巴基斯坦、赤道几内亚等国的240公里道路和桥梁工程,承建了伊拉克水厂和斯里兰卡四个城市的供水工程。
合并重组前,“北京路桥”的外埠工程虽然活源充足,但施工能力不足,不得不压缩外埠市场。而“北京市政”具有专业人员多、施工力量强的优势。合并重组后,可以把“路桥”开拓外埠的能力和“市政”的施工能力、管理经验结合在一起,加大开拓外埠市场的力度。这不但有利于扩大“市政路桥控股”的经营规模,而且可以从容应对“后奥运”北京建筑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于我们企业经营的平稳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记者:重组后的新公司准备如何整合品牌资源,在维护和打造企业品牌方面有什么设想?
张闽总经理:品牌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当中,尤其在市场竞争当中的作用确实非常大,品牌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品牌战略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多年来,“北京市政”和“北京路桥”通过长期努力和拼搏,通过长期的实践培育,在市场上形成了非常好的品牌效应,积淀了相当深厚的优秀企业文化内涵。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市政”和“北京路桥”都是从政府管理部门、事业单位转变过来的。从告别政府管理职能、成为面向市场承揽工程的施工企业那天起,我们两家就把品牌建设放在了企业发展的突出位置,探索从科技进步、经营开拓、工程施工等方面,打造企业品牌,而且形成了比较接近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譬如,“北京路桥”把企业使命概括为“为社会提供精品工程是不变的主题,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永恒的追求”,“北京市政”把企业使命概括为“服务城市建设,建造精品工程”。
我们合并重组以后,就面临着如何整合品牌资源、品牌战略如何进行的问题。这个事情我们正在研究,但是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两个企业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将是我们打造“市政路桥控股”品牌的雄厚思想基础。我们将把两个企业几十年来的光荣传统和文化精华概括出来,把这些年来打造品牌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研究“市政路桥控股”的品牌战略,在这方面,也想请专业咨询机构和专家们帮我们来整理。二是,把两个优秀企业的品牌资源整合在“市政路桥控股”名下,就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也就是既要有“市政路桥控股”这个大品牌的共性,有一个统一的对外形象,又要适当保持两个集团原来的文化特点,让下属单位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品牌的内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