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有了“路线图”
摘要: “走出去”有了“路线图” 我国首次正式发布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行业报告” 本报讯记者郝莹报道3月20日,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组织,商务部、地方经贸部门与商会共同编写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 ...
本报讯记者郝莹报道3月20日,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组织,商务部、地方经贸部门与商会共同编写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发展报告2005~2006》(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对2005~2006年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概况与特点、地区市场情况、国内外环境、存在的问题等作了深入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并就未来发展趋势及下一步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发布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的“行业报告”。 “走出去”占领国际建筑市场,是我国建筑业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截至2005年12月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已经累计完成营业额1357.9亿美元、合同额1859.1亿美元。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承包结构等情况,进一步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牵头成立了由商务部各有关司局、地方经贸部门与商会领导组成的编审委员会,进行《报告》的编写工作。《报告》的发布,为“走出去”提供了“路线图”。 《报告》对200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各地区市场的发展情况、国际竞争格局、经营特征、存在的问题等作了深入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国别市场的分析是该《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工程报告共涉及国家19个,劳务报告涉及国家或地区14个。在国别的选取上,除了对传统重点市场继续给予关注外,《报告》还侧重于对发展形势好、潜力大的新兴市场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主要内容涉及各市场的经济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市场规模与结构、投资机会等企业十分关心的主题。 《报告》指出:2005年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快速发展的一年,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二是经营主体扩大并优化,国际竞争力增强;三是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四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建设能力日益被世界认可。与此同时,《报告》也强调,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小差距,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行业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生产安全和质量监管以及风险防范意识还需要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