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理解与沟通的桥梁——北京京广桥突发事件小记
摘要: 本报讯 (通讯员 弓长 朝霞)元月3日凌晨2时许,北京东三环路京广桥东南角辅路污水管线发生漏水事故,污水灌入地铁10号线施工区间段,由此造成东三环路南北方向部分主辅路塌陷。与此毗邻的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中 ...
本报讯 (通讯员 弓长 朝霞)元月3日凌晨2时许,北京东三环路京广桥东南角辅路污水管线发生漏水事故,污水灌入地铁10号线施工区间段,由此造成东三环路南北方向部分主辅路塌陷。与此毗邻的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中央电视台B标工程项目部闻讯后,积极为抢险提供帮助。 此次突发事故地点,是在央视B标工程项目部西大门左边20多米处。 险情就是命令! 当晚在工地值班的副经理刘在祯闻讯后,积极组织公务员小孟等员工,为城管队员、民警、政府官员提供会议室,供应茶水,一切满足需要。警官们24小时在现场值勤,没有房间休息,他们就安排宿舍、取暖设备和床位……元月4日下午,项目部领导又拎着暖壶,拿着茶叶、毛巾来到抢险工地慰问。 抢险工作给市民的出行带来麻烦,亦给施工带来不便。项目部经理徐增阳要求大家,一要根据抢险指挥部指示,封闭好西大门,严格执勤,防止人员乱窜;二要服从民警的交通指挥,不要添乱。我们不但要支持抢险,也要把自己的各项工作干好,这就是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北京市防暴大队张大队长、巡警支队丁政委等官兵接过热腾腾茶水感动的说,感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北京城建集团还是部队老传统、好作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们为抢险做出了贡献,北京市民感谢你们! 相关链接:北京东三环塌陷事故拷问地铁暗挖法 1月3日,北京东三环京广桥东南角辅路下的一条污水管线断裂,污水渗漏造成京广桥南侧三环主、辅路间路面下陷,形成一个面积达200平方米、深约12米的大坑。污水灌入正下方的地铁十号线工地,正在施工的40名工人及时疏散,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过紧张的抢修,1月9日早6时起京广桥西主路全部、东主路西侧两条车道恢复通车。至此,除了两侧辅路和受“牵连”的一条主路车道尚未开通外,其他路段均按抢险计划逐步开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刘金砺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于东三环塌陷事故,现在不好说事故的原因,有关方面正在调查。但从有关情况来看,污水管漏是事故的主要诱因。而污水管漏可能跟附近的地铁10号线施工有直接关系,因为地铁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土层变化,而这种变化会引发污水管漏水。 东三环塌陷事故专家组组长、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北京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专家崔玖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他说,事故区域排水管道问题比较突出,那段污水管道采用的是“层接接口”,用“项管法”连接很容易造成漏水,尤其是施工过程中,漏水的危险就会更大。 据记者了解,东三环塌陷事故发生时,地铁10号线施工中的使用的是暗挖法。刘金砺说,地铁施工要尽量采用最先进的、事故可能性最小的技术盾构法,而暗挖法的危险系数较大,但由于盾构机成本较高,从经济角度考虑暗挖法采用很普遍。但从东三环塌陷事故看,每一起地铁塌陷事故,施工行为本身需要反思,为节约成本而选择的施工方式、工具和手段,以及施工队伍所具备的施工水平是导致塌陷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东三环塌陷事故再次印证了地铁施工的巨大危险性,从发展趋势来看,地铁隧道施工采取盾构法肯定是个方向。(童光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