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在有机材料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中取得突破
摘要: 通过溶液方法加工一类末端通过溴代烷基取代的有机稠环结构,获得了表面含有溴原子的有机一维微米线。该结构在固体状态下发射天蓝色荧光,而表面的一级溴代烷基取代基可以发生表面反应。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 ...
通过溶液方法加工一类末端通过溴代烷基取代的有机稠环结构,获得了表面含有溴原子的有机一维微米线。该结构在固体状态下发射天蓝色荧光,而表面的一级溴代烷基取代基可以发生表面反应。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课题组合成了一个具有酚羟基的红色染料,在不溶解有机微米线的乙醇中进行了表面的SN2取代反应,成功将该红色染料通过共价键合的方式修饰在了一维有机微米线表面,并利用表面分子进行的辐射能量转移将原先发射蓝光的微米线改性为发射白光。通过修饰条件控制,裴坚课题组最终获得了等能点附近(CIE: 0.32, 0.36)的白光发射。裴坚课题组通过瞬态荧光,表面荧光扫描,飞行质谱等实验证明了修饰结果源自于表面一层分子中少量分子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工作是该领域内第一次对有机微纳米晶体进行的表面化学反应修饰,并通过表面单分子层修饰来彻底改变了整个一维微纳米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以后进行更为复杂的器件或生物化学应用提供了基础。(J. Am. Chem. Soc. 2010, 132, 15872–15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