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宾:原来中国的文化可以这样子
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主修室内设计,毕业之后在香港、深圳、北京从事专业室内设计工作,主持方案设计等。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在建筑空间里面的运用和创新,并与国内国际多位知名建筑师合作设计项目,以个性独特的视觉语言来表达设计理念、以全新的视觉传达来解读中国文化元素。 我想先从广义讲讲流行色,流行色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不会刻意说流行什么颜色,应该有一个广义的理解,每一种色彩的包容性,在空间里面运用的话,不管粉色还是艳丽的颜色都可以,我比较主张纯粹性。我本人喜欢灰色和中国红,我对中国红情有独钟,非常喜欢。
HSD水平线空间设计|北京|深圳|首席创意总监 琚宾
再谈谈个性化设计,其实我刚开始没有刻意的说做个性化的设计师,去深圳的时候希望有一个自己的路走,因为在读书的时候同学就说琚宾比较爱玩,虽然我本人也是比较喜欢这个东西,创新性的,原创性的,这些与众不同的也是一个设计师自己的激情所在,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自己创新的精神,到深圳之后,特别是到欧洲之后,该走的都走了,也该说说了,实际上我当时看到和听到很多的东西之后,对我们同行业,就是室内设计这个行业里面,五六年前就是很担心,但是我们那时候没有那么高的高度,就是想着做一些好玩的东西冲击一下这个状态,我不希望看到国内的设计市场非常的单一,商业的或者是纯学术相结合,从学术角度讲可以有一些研究性质,从专业的角度可以实现一些甲方的想法,这个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结果后来很多好的业主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在北京做了一些餐厅,在接下来又做了一些酒店。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做个性化的解读,我觉得这个是整个行业都在关注和摸索的事情,我们只不过是先行一步,我们对这个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了三到四年了,包括北京、香港的团队都做尝试,但是我们的解读方法是全新的,包括从视觉上都是全新的,在传统的意义上,国外和国内对中国的理解都是红色,用一些棕色的家具放在里面就是中国的文化,我觉得那是比较初级的层面。如果我们可以站在国际化的视野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这个团队希望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是从视觉效果上是非常有冲击的,造型上是有变异的,人文感觉上是有创意的东西,这是我的理解。
我举一些例子,从莲花、石榴,菊花和牡丹在中国的古代都有很多的歌颂,有很多诗歌是写这些的,但是我们怎么把这个东西运用或者延续它,我们不希望把空间里面挂着棕色的绘画就是中国的东西,这不是很正确的,我们希望把这个融入到整个空间里面,取人文的精神,这样会有一个全新的解读。 我们希望别人看到之后就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东西怎么样传递给世界,这是我们要做的,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的老的东西。这一方面也值得很多年轻人研究。我们被行业关注也是因为这个,在挑战主力文化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争议,说你的创意是贬义褒义也好,都是一个过程,我们只是做了第一步,我希望更多的人来做这个,做我们中国的东西,只有把中国的东西研究透彻之后,你个人的东西才会有沉淀,然后才可以立足于国际。
琚宾作品
有一句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有一段时间很痴迷这些东西,四合院啊,去养各种各样的荷花,看它的生长周期,包括看石榴,我关注石榴是因为我在超市买水果的时候一不小心撞到石榴,掉到地上之后碎了,里面晶状的颗粒非常的漂亮,但是你想想中国人给石榴的概念,有很多的文化寓意在里面,用很多的东西歌颂它,包括家里面都会种一些石榴,因为它有很多人文的东西。
设计来源于生活也来源于细节,观察生活的细致程度,还有对自己的一个沉淀,我认为这个沉淀很重要,特别是理解自己本民族文化的沉淀,因为我们搬欧洲的东西过来不是我们的长向,我们能很好的把我们传统的东西做好,这应该是我们的长向,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人可以做好,这是一个现象,我认为非常糟糕,为什么都做设计,那么多人研究这个东西,怎么不会出来一些全新的东西,视觉上完全不一样的中国元素的解读方式,这是行业内国人要思考的问题。
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没有总结出规律,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当时也没有人研究,把这些东西变异过来运用到室内空间,经过几年下来我们有一个总结,第一个物质层面,还有一个是精神层面,第三个是设计师的专业角度的理解。首先物质上体现材料上,材料的个性化,你要关注最新出的时尚的材料,这个随时要关注市场,特别是商业市场,第二个精神层面的话,我还是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上,精神层面终究要回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上,需要我们研究大量的中国的传统东西,这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还是摸索。精神层面我更愿意从人文的角度理解,还是拿一个例子说,比如说牡丹,它的富贵,为什么就富贵呢,由现代人解读富贵的话,肯定不是古代人解读的方式,我们看重牡丹富贵的是它的色彩、造型还有运用到空间里面产生的空间效果,红色的牡丹、紫色的牡丹,挂上改良的水晶的灯具,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形成的空间是非常富贵的。比如说莲花,为什么说出瘀泥而不染,浊清莲而不妖呢,这就是精神层面理解。另外专业方面,应该有几点,第一是造型上,这个造型应该是设计师最擅长的,另外是色彩上,第三个是灯光。 一个好的设计,完整的设计它是一个综合体,从物质角度、精神层面,专业角度,如果把这些东西融汇贯通,这就是一个好的设计。还有一个补充,好的设计实现了才是最完美的,纸上的东西只是谈谈而已,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但可以完整的设计出来,而且可以很好的监控这个项目,最后出来。
琚宾作品
我们香港的团队经常会谈到设计方面实用性,我们也在争论,从我个人角度讲,我自己的设计思想来讲,当形式和功能出现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我一般会让功能让位于形式,这是我目前的思想,到了一个程度之后,我的功能和形式可以完美的结合,但是目前为止我们一般都会这样做,让形式上的应用,当你功能满足的情况下,和它打架的时候我先让形式体现,这是个性化的思维角度。但是从实用性上,特别是家居,我认为它和做酒店、商业还有现在地产公司做的样板间都不一样,它需要的还是实用性,实用性个性化的体现就是一个现在心和壳的问题,这个壳可以不要,就留一个心。
这个壳是一种风格,我不需要,我需要的是纯粹的,我深圳的家就是非常简单的,都是以功能来满足的,但是是体现文化的一个家。但是我北京的家就是以艺术化的空间,通过雕塑绘画形成的我的家。
我每次说的都是有一个主题,这叫做没有风格的风格,现在我们不能把西方和东方故意的区分,现在大家都在融合,欧洲的东西和东方的东西在一个空间里面对比,也是很好的事情,这是我们想做的,不一定说这一定是欧式的,这个一定是中式的,这是一个文化,把这些东西怎么样让他们在空间里面体现和穿插,或者对比,或者协调,都是设计的方法。比如说餐桌,我们有了一个中式的餐桌,黄花梨的餐桌,上面灯具我现在的是法式的水晶灯具,我的座椅是07年最新款最现代的设计,他们在这个空间里面放在一起之后,非常的有意思,这种文化性的东西在一起体现的非常好。
有一定的和谐的要素,实际上做这个的时候整个空间就要协调和统一的,你的空间不要形成这种风格的对比,要从后面的家具灯具上体现。这也是设计的手法。
我不希望把家这样的私人空间做的非常保密的。实际上还是分层面的,他到什么程度,喜欢什么样的东西,这个是和年龄、阅历还有智力是有关系的,比如说35岁是一个分水岭,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但是不能以个案定,35岁以前的时尚的个性的都容易接纳,35岁以上的分几批人,一种是从欧洲回来的喜欢欧式格调的人,他们喜欢在这种情况下生活,还有一种喜欢中国的传统的人,喜欢住四合院,还有一种是希望把欧洲和中国的体现在一起,这个需要一定的文化、阅历,还有职业才可以确定他喜欢什么。我服务过演艺圈的也好,商业的也好,他们的背景不一样,体现的空间也不一样。但是最后总结一句话,要想做好玩的就找琚宾。
所有做这几年没有留下任何的东西,照片什么都没有,现在做的就比较少了,这几年一直做酒店方面,陪他们一块到欧洲买家具,包括一块看很多的奢侈品。现在奢侈品应用家居中,我不推崇,也不建议,因为我希望这个设计应该是普通大众的,但是我希望给中国的整个设计传递一个信号,希望我们的设计无处不在,哪怕手边的一个笔,一个杯子都可以带动您的生活,这样我们的空间会更大,我们现在面临更多的困难都是因为目前的生活当中缺少美学要求,我们的美誉的教育是比较弱的,只有一少部分受这样的教育,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这个教育,接受了也是仅仅一点,我希望让普通的大众都来接受。 当然了,我们还要引领时尚的,这和时装一样,我们希望出的都是成衣,不是T型台上走的,我们希望我们做的是具有商业的,又具有研究性的,又非常国际化的这样的东西,希望把这个东西呈现给行业内外,让他们都考虑这个,原来美学可以这样解读的,原来中国的文化可以这样子,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家做一个灵感来设计,随便拿一个东西来做,拿这个东西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做好。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