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行业领袖 查看内容

陈耀光:放养的人生

2011-10-2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31| 评论: 0

简介:媒体:您是如何看待loft建筑文化与上世纪的工业建筑? 陈耀光:loft来自艺术家们对自由的狂热,对反叛的激情,它已成为社会时尚人士对生活艺术空间的新追求。loft,即所谓大开间,层高 5米 以上是被公认的 ...

媒体:您是如何看待loft建筑文化与上世纪的工业建筑?

陈耀光:loft来自艺术家们对自由的狂热,对反叛的激情,它已成为社会时尚人士对生活艺术空间的新追求。loft,即所谓大开间,层高5米以上是被公认的标准,能充分发挥居者的想象力,对空间重新界定和划分,挣脱传统房间主义的束缚,让空间在一个巨大的尺度内提供更大的想法和可能。

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建筑,之所以没有被纳入意识形态的建筑文化,因为它们似乎更多地表现作为基本功能的空间属性,是一种基本建筑,它几乎把建筑艺术内涵范围内的象征风格、审美、形式感完全剥离。存在于建筑体内的水泥、梁柱结构被暴露无遗,与当今后工业时代的审美一拍即合。

陈耀光

媒体:现在已经把这种loft形式融于房地产开发中,对此,您觉得这是开发商的一种商业行为吗?

陈耀光:产品在同质化竞争很激烈的商业背景下, loft房产品也是一种满足社会需求领域中求新求变的必然产物。但这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也是社会发展表现在精神文化层面内的一种显现。

媒体:文化创造成就商业利益,纯商业的进入会对杭印路49号这类艺术区有什么影响吗?

陈耀光:现在的loft社区,已不像刚开始时艺术家、画廊等非产业形式的艺术机构入驻,它们已经成为新经济创意产业的发源地,人才聚集。它与市场需求,带动周边经济、文化产业链相互共享和循环,通过对知识开发创造潜在财富,是新兴文化和创意型产业的聚集地。所以说,它是一种以艺术和文化形态创造潜在和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无论纯或非纯的商业,只要是与创意属性有关的,其对loft艺术社区的进入是有积极意义的,其影响也是整体的。

媒体:您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如何看待loft?它与soho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陈耀光:soho是家居与商务共享的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商务大于家居,就是家居大于商务,总之它是强调工作、生活两不误的特定使用场所。soho更侧重表述的是生活和工作共存的工作方式,一种通融的生活态度;而loft更侧重体现在建筑的形态、空间以及自由自在的面积上,没有传统经验中具体的多少个房间和多少个门。soho的存在方式与生存的关系更近,而loft是一种追求,摆脱一种限定,将创意建立在自我控制而又自我放纵的空间中,获取最大的自我实现的成就、自我唯美的价值。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来说,创造力和破坏力必须建立在可供放纵的loft场所。

媒体:从设计理念和潮流取向两个角度来看,loft这种文化现象您认为能生存多久?它的前景将会怎样?

陈耀光:人类的思想在进步的社会中会不断地形成和推动浪潮,纵观社会进步的历史,loft这种文化现象会更趋多元,品质会更考究,形态会更非凡。文化创造成就商业发达,社会发达需要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现象,loft的前景将更加多彩。

媒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艺术家选择在loft工作与生活,是因为它足够个性吗?

陈耀光:这样理解偏浅了些,大凡艺术家都有个性,这是藏在他体内的,而不是体外的环境或者某一栋建筑。loft只是他个性选择的目标,loft的建筑形态个性更能满足艺术家和设计师思想的判断标准。

媒体:loft象征先锋艺术和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您作为其中的一员,应该有更深的感触,请谈一下。

陈耀光:loft是一个空间,无非是一个个性的场所,它本身不代表思想,它只是现象,只有在场所的主人与它互动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结果。这些结果或许是产品,或许是作品,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生活都需要这两个结果。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有loft这样的场所平台,艺术将光彩生活。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