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工程中,板中需要计算的钢筋主要包括板面筋、底筋、温度筋、负筋及其分布筋、马凳筋、拉筋及洞口加筋。平法中04G101-4对板的相关钢筋进行了平法描述。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板构件的特点及钢筋的计算:
一、算量基本方法:
板钢筋的计算(图集规定)
一、受力筋
1.长度计算:

图集04G101-4第25页对有梁楼面和屋面板的受力筋进行标注,如上图,多跨布置的受力筋贯通布置,上部贯通筋在≤跨中l0区域进行连接。负筋的长度按照设计的尺寸进行计算
板受力筋端部支座做法如下图002~004:


2.根数计算:
受力筋根数计算,受力筋从梁边上开始排布,起始距离为1/2板筋间距(如上图001所示),然后按照间距排布。
根数=(板净距-2*起步)/间距+1
3.跨板受力筋计算与受力筋类似。
二、负筋:
1.长度计算:
L=La'+左(右)标注+左(右)弯折,弯折长度默认取计算设置第9项,当用户在负筋定义中输入弯折长度时,则计算时用输入的弯折长度替换此弯折长度,当标注长度遇到洞口时,需要扣减洞口的尺寸。
2.根数计算:
负筋根数计算,即是按照负筋的布置长度,以间距进行计算。根数=(布置线长度-2*起步)/间距+1
三、分布筋:
1.长度计算:
根据计算设置第4项所设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遇到洞口时按伸至洞口边减保护层处理
2.根数计算:
N=(左标注-50)/分布筋间距+1+(右标注-50)/分布筋间距+1(分布筋数量需要扣除洞口尺寸)
四、马凳筋:
一型:

长度:L=L1+2*L2+2*L3
根数:若输入的钢筋信息为:数量+级别+直径时,直接取所输入的数量即可;
若输入的钢筋信息为:级别+直径+间距*间距时,当该最小板块布置了温度筋和负筋或布置了面筋时,则马凳筋的数量按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马凳筋根据节点设置中所设置的马凳筋布置方式进行计算,(见下图所示)计算马凳筋时应根据间距算出各排的马凳筋数量,然后将各排马凳筋的数量累加即得出马凳筋的总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