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昆磨高速“死亡之坡”解析

2013-9-9 23:5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49| 评论: 0

摘要: 摘要: 昆磨高速公路元江县境内,有一段被过往驾驶人称为“死亡之坡”的路段。27公里长的长坡导致整车燃毁事故已突破1000起,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已逾100人。 隧道出口段长坡 在昆磨高速公路元江县 ...

摘要:昆磨高速公路元江县境内,有一段被过往驾驶人称为“死亡之坡”的路段。27公里长的长坡导致整车燃毁事故已突破1000起,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已逾100人。

隧道出口段长坡

在昆磨高速公路元江县境内,有一段被过往驾驶人称为“死亡之坡”的路段。27公里长的下坡路段,自2003年12月28日开通以来,一些重载货车制动失灵导致失控或因轮胎起火,导致整车燃毁事故已突破1000起。据了解,该长坡的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已超过100人。
为什么这段路程车祸如此触目惊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段被称为“死亡之坡”的路段在元江县哀牢山大风垭口隧道出口K240至K213路段。下坡路段长达27公里是整条昆磨高速公路最危险的长坡。
该路段有着坡长、坡陡、弯多、弯急、隧道多、桥多等特点。海拔落差1600米,最大坡度-6%,大货车连续下坡极易制动失效,是事故频发地段。
现场看到,这段坡犹如一条巨龙翻山越岭,蜿蜒在地势陡峭的崇山峻岭之间,坡道忽左忽右,车辆行驶在这段路程上,犹如钟摆。
虽然路上一个个写着“27公里长下坡,慢!”、“生命时速40km/h”、“已进入交通事故特控区,慢!”、“事故黑点,此路段已死亡12人!”等字样的巨大黄色警告牌让人绷紧了一根安全的弦。但自2003年12月28日通车以来,因重、特大事故频发,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给来往货车驾驶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因此,这段27公里长下坡交通事故的防控已成为该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乃至整个交警支队的重中之重。
在对大风垭口27公里长下坡路段进行了排查和调研后发现,该路段长下坡右转弯路段有数十个隐患。多年来,交警促成了大风垭口27公里长下坡全部铺设防滑沥青、桥头挡墙安装过渡性护栏、增设自救匝道等一批安全隐患的整治工程建设。
据悉,每天平均有500辆货车途经此路段,每月18万辆,8年超过144万辆。通过该路段要减速行驶,大货车要低档低速、检查制动再行驶,发现后方有车辆失控要紧急避让,文明行车,不要随意变更车道。
对于该路段上经常发生车辆自燃的原因,据分析,车辆燃烧主要原因是重载货车行经长下坡过程中,长时间制动,刹车喷淋堵塞缺水,无法降温,温度持续升高,从而引燃该轮胎胶皮,导致全车起火。
对于这样的事故预防措施是,确保各路喷淋正常,下坡过程当中,注意观察后面车轮是冒水汽还是冒烟,如有异常及时靠边检查休息。万一车辆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应靠边停车、关闭电门和油阀,立即从水箱取水救火,并同时报警。
对于“二次事故”的防控措施,发生首次事故的驾驶人或肇事车上的人员应立即报警,并转移到护栏外,在来车方向150米外放置警示标志。后方来车在发现前方有事故或车辆故障时,应立即停车,打开车辆警示灯,长按喇叭,提醒来车,并迅速将车上人员转移到护栏外,如是客运车辆时,驾驶人应要求前后座位的乘客往中间移动,防止后面来车相撞时前后碰撞造成人员伤亡。
【背景资料】
元江县哀牢山大风垭口处
27公里长下坡路段
特点:坡长坡陡、弯多弯急、隧道多桥多
海拔落差1600米
最大坡度-6%
隐患:
路面防滑系数不够
桥头挡墙无过渡性护栏
自救匝道入口线性
2003年至今事故突破1000起、死亡逾100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