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各地山寨建筑层出不穷 缺乏设计创新山寨何时休(图)

2013-9-5 20:1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8| 评论: 0

摘要: 杭州仿建巴黎埃菲尔铁塔,广东惠州仿建奥地利小镇哈尔斯塔特、郑州现法国朗香教堂,苏州有座山寨伦敦塔桥当今中国的建筑设计,盲目照抄照搬国外著名建筑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 。日前,一名世界顶级建筑师对于中国一处 ...

杭州仿建巴黎埃菲尔铁塔,广东惠州仿建奥地利小镇哈尔斯塔特、郑州现法国“朗香教堂”,苏州有座山寨“伦敦塔桥”……当今中国的建筑设计,盲目照抄照搬国外著名建筑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 。日前,一名世界顶级建筑师对于中国一处建筑物“擅自模仿”表示强烈抗议,并称将就此对簿公堂,建筑“山寨”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广州惠州仿建奥地利著名小镇哈尔斯塔特

各地山寨建筑层出不穷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8日消息,中国复制的世界著名建筑包括法国的朗香教堂,巴黎埃菲尔铁塔甚至整个奥地利著名小镇哈尔斯塔特。报道称,设计北京“望京SOHO ”的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表示,她计划采取法律措施控诉重庆一处“海盗建筑”模仿她的作品。对此,重庆开发商表示无辜,并说他们的灵感来源于黄河的鹅卵石,并未抄袭。

消息还称,郑州市有一处对法国“朗香教堂”的“无耻”仿建建筑,建于20世纪90年代。此外,报道称杭州还有一处对巴黎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的仿建。据悉,该塔位于杭州临平星桥镇一住宅小区内,按1∶3比例缩放设计修建,全塔整体用钢1000余吨。塔身总高度为108米,共分8个区段,每区段设有观光休息平台,配有斜向直升电梯供游客上下。

此外,在苏州还有一座山寨“伦敦塔桥”,是当地规划的旅游项目,苏州地区共有56座世界名桥的复制品。该塔桥从风格、外形上看,都与原桥非常相似,不同的是,伦敦塔桥只有2座塔楼,而苏州“塔桥”有4座。美国“白宫”在中国也常被复制,如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政府大楼、南京雨花区政府大楼、上海闵行区法院、重庆市法院等。据各地网友爆料,在中国酷似“白宫”和“白宫建筑群”的建筑就有近10栋,造价不菲。


奥地利哈尔斯塔特镇

建筑设计创新乏力的背后

对“山寨”建筑频频出现的原因,中国科学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法学所的周林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虽然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要对美观、实用、舒适、具有原创性的建筑作品进行保护,但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建筑缺少创造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少法律保护是一方面。当时没有相关法律,不鼓励原创,挫伤了建筑师的积极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是导致建筑作品单调的因素之一。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开始重视对包括建筑作品在内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保护 。周林说,从这时起,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开始出现一些有特点的建筑。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或地方并没有自己创新,而是想“走捷径”,因此,一些地方出现了知名建筑的“山寨”版本。

周林说,虽然目前侵权建筑较多,但关于建筑作品著作权的案例并不太多,这也跟建筑作品的特点有关。首先,“山寨”建筑确实比较复杂,有争议的建筑有时会有一些变化,是不是属于实质相似、是不是构成侵权,一下子很难判断。另外,设计和建造成本比较高,如果要改建,成本会非常高,因此有关各方会比较慎重。

抄袭和套用符号做不出好建筑

对此,何镜堂表示 ,现在中国建筑存在“千层一面”的情况,“这和我们建设速度太快有关”。

何镜堂认为,中国建筑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抄袭严重。看到国外哪个建筑作品好看或者有特色,就抄袭人家。二是符号化。现在要求建筑有民族特色,就生搬硬套传统文化中的符号。这都不可能做好建筑。”

那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好建筑?“ 是要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环境,以及人文因素和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和提升,做到既传统又现代。”何镜堂说,节能环保低碳也是未来建筑发展走向,“要结合当地不同气候处理,比如南方城市的建筑,就要隔热通风防潮,北方就要防寒防风沙。这样是对环境的保护,也是让建筑有可持续性”。

作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何镜堂表示 ,自己一辈子追求的就是做有创意的建筑:“但创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根据地域文化特性、环境依据结合而来,再用现代的材料、艺术和审美观结合起来,才能让建筑有文化也有时代性。”


西方校舍也仿中国土楼山寨和原创是相互影响

“对于山寨和原创问题,不能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设计评论家李德庚认为 ,山寨在当下这个时代,在中国各行各业里都很难完全用道义上的黑白标签去贴 ,不然会很武断。现在,全世界文化就像放在一个超级市场里,谁都可以用,也没有权利去限制别人不得借鉴。简单地界定山寨和原创并简单地批判或呐喊,都是愚蠢的。他说,“我相信,一个愚蠢的原创并不比一个高明的拷贝更有价值。”

此前,一组仿中国土楼建筑形式的哥本哈根大学宿舍图片受到诸多关注,这座水上建筑被誉为“世界最酷大学生宿舍”,共有7层楼360个房间,据介绍,其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福建土楼设计。“其实,西方很早就在向中国学习。”李德庚说。比如西方“抄袭”中国的指南针设计,并转化为运用于大航海时代的罗盘。

李德庚分析说,“在一个所谓的‘文化后殖民时代’,我们无法回避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现代社会物质产品门类基本是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从柏油马路、路标 、人行道到汽车、电脑等,最初的设计或者说原创都来自于西方。要完全脱离是不容易的,谁也没有资格说自己是绝对原创。”

谈到深圳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等文化旅游经典案例,包括将欧陆小镇搬到深圳,李德庚说,这其实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中国那个年代的文化和心理需求。当时的人都很希望了解世界,但少有机会出去。当地人也有现代化的愿望和权利。

山寨和原创如何界定?李德庚认为从创作的角度而言,是很难确认的。他说,“严格来说,在全球化相互影响如此巨大的时代,在当今网络信息通畅的背景下,没有谁能说自己的设计完全不受他人设计的影响,或是完全没借鉴过他人的设计。什么叫模仿?从人学说话开始,都在模仿、学习他人,只是当人们日益成熟后,才会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原创的思路,但个人的点滴灵感无不受到外界的影响。”

李德庚认为设计和灵感是相互影响 ,相互学习,相互“照搬”的。他说,“我们总说‘山寨设计’,其实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哪里没有山寨?世界各国都在相互影响 ,借鉴、模仿。一个落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 ,有一个时期在照搬、学习、抄袭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不要用过分书呆子似的眼光看问题。当下的城市现代化进程是在COPY 基础上建立的,从硬件到软件机制,世界各国都在借鉴、模仿已获得证明的先进案例和经验。

“另一方面,每个人要努力摆脱抄袭。”李德庚认为 ,建筑设计要原创,个人要多思考,西方提供的经典设计案例不是完美的,也在不断发展,面对文化差异,现代化进程等方面的差异,照搬很多东西可以,但要提高心智。当我们把对现代化、世界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入模仿品中去时,是可以称之为原创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