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梓潼境内清代中期古建筑,目前亦身处危机

2013-9-5 19:4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9| 评论: 0

摘要: 前不久,魏先生途经梓潼豢龙乡新胜村,发现一处逾百年的楼子,居然被民工当作遮风避雨的工棚,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 6日上午,记者前往梓潼豢龙乡新胜村四社看到,所谓楼子,原来是 ...
前不久,魏先生途经梓潼豢龙乡新胜村,发现一处逾百年的“楼子”,居然被民工当作遮风避雨的工棚,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 6日上午,记者前往梓潼豢龙乡新胜村四社看到,所谓“楼子”,原来是一座古刹,又名锁水寺,紧靠梓许公路旁,与之相邻的是一幢幢民房。记者发现,四周裸空的“楼子”过道,并无牛羊圈养迹象,而被当作了临时工地,码放着钢筋等建筑材料。一陈姓民工称,眼下他们正在附近修建一座跨河便桥,为遮风避雨,临时占用了“楼子”过道。43岁的岳大姐家紧邻“楼子”,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有个别村民在这里圈养牛羊,她阻挡过,并一直坚持义务清扫、保洁,现在来这圈养牛羊的基本没有了。 随后,记者走进“楼子”看到,它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二楼重檐歇山顶,脊高约10.5米,台基用条石砌边,石板地面,边长约9.45米,高约0.1米,底楼用16根石方柱作正方形布网,石柱之间用木枋穿斗,底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均为7.65米,四周全部采用编篾泥夹墙,墙中嵌石碑三通。二楼为抬梁式梁架,中檩书写题记,木板铺楼,墙体用木花格窗做隔断,供奉有文昌和魁星。整体建筑修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今梁架基本完好。 “它是梓潼境内保存较好的清代中期古建筑!”据梓潼文馆所有关负责人称,这座古刹有160多年历史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进行了普查登记,并拨出专项经费进行了维修,目前正拟将其纳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