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级开发区审批开禁 将批复9个开发区
摘要: 对于正在北京出差的德阳什邡市的灵杰工业园区副主任陈晓斌来说,现在最忙碌的就是和援建方北京市一起为工业园区招商。“如果省级开发区能够批复,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陈晓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实际上 ...
对于正在北京出差的德阳什邡市的灵杰工业园区副主任陈晓斌来说,现在最忙碌的就是和援建方北京市一起为工业园区招商。“如果省级开发区能够批复,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陈晓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实际上,从抗震救灾开始,灵杰工业园区就一直申请成为省级开发区,但直到最近国务院同意将四川作为“特例”,这才在列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39个县(市、区)率先启动省级以上开发区新设审批工作——这是自2003年7月国务院对省级开发区的审批冻结之后的首度开启。 “但并不是这所有的39个县(市、区)都要设立一个省级开发区。”四川省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彭小菊告诉《中国经营报》,目前根据各地报批的省级开发区正在评审当中,什么时候能够批复还不清楚。至于目前报批的开发区数额,彭处长表示没有进行统计。 身份未定:灾区引资之惑 已经在什邡市援建一年有余的北京市,目前为灵杰工业园区招到的只有两个建材项目,涉及投资金额仅几千万元。根据规划,该园区面积10平方公里,首期启动3.1平方公里,北京市投资3亿元作为工业园区的启动资金。 同时,《北京市对口支援什邡市灾后恢复重建援建项目实施规划》显示,北京市将在3年内为该园区实现45亿元的投资目标。现在,显然一切才刚刚开始。 “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什邡市一直在大力推进,但园区的身份没有确定,在招商引资方面让投资商没有安全感。”北京市援建指挥部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这是他们在之后举办的多次招商引资洽谈会上的尴尬,“有兴趣的投资者多但敢下手的少。” 与之同样艰难的还有德阳绵竹市的汉旺镇。这个以东方汽轮机厂而出名的小镇,在2007年的GDP接近38亿元,如果加上东汽厂的产值,就是150亿元,镇财政收入达9162万元。而地震让这个小镇财政归零,东汽厂也搬迁到了德阳市区。现在,作为援建方的无锡市正在为汉旺恢复工业元气而筹建了无锡工业园区,目前也在招商过程中。 “我们已经签订了一个合同,是无锡永大科技集团在此投资一个铸造项目,为东汽厂配套,首期投资3.2亿元。”无锡援建指挥部办公室陈主任介绍,按照计划,年底将引进5个项目,总投资9.6亿元。据悉,该园区总规划为750亩,预计总投资1亿元。 “我们的土地只能先征再说。”汉旺镇规划办沈主任说,至于拆迁补偿款只能先欠着,因为现在财政一分钱没有。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身份问题一直困扰着四川39个重灾市县所有的援建工业园区。“没有土地指标,入园企业的银行授信额度小让投资着望而却步,中央各部委和相关部门的配套资金下不来。”陈斌坦言,只有身份确定了,这些问题才能够得以解决。 目前德阳市上报申请省级开发的只有北京方援建的灵杰工业园和江苏省援建的绵竹市工业园。显然,汉旺镇的无锡工业园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只能靠“自力更生”了。 四川特例:将新批复9个开发区 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中国东中部地区19个省份将对口支援四川省18个县(市),以及甘肃省、陕西省受灾严重地区。目前,几乎各个援建省都在对口灾区建设了工业园,同时二级市也在对应的乡镇筹建了不同规模的工业园,如汉旺无锡工业园、彭州市的福州工业园等。 国务院对四川灾区的特殊试点为报批的开发区打了一针强心剂。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编制灾后重建规划过程中,经积极争取,四川省的重灾区开发区新设和扩区被列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土地使用方面,新设的省级开发区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在下达的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中统筹安排所需的规划指标,并合理确定规划总面积,从严控制起步区面积。 产业方面,新设的省级开发区的产业定位要与全省开发区发展规划、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既着重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又要适当考虑对口援建省市产业转移的需要。 “根据目前的报批情况,能够获批的省级开发区将有9个。”一位省政府官员透露说。 根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四川省目前的省级以上开发区有43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38个。加上新批复的9个开发区,该省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将达到51个。 “这次解冻是国家针对四川灾区的特殊政策,是否会在其他区域也解冻,尚无法判断。”彭小菊表示,即便是在灾区,目前只能是成熟一个报批一个。 禁令背后:开发区六年之痒 2003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一纸《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通知》,要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一律暂停审批新设立和扩建各类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确需扩建的,须报国务院审批。 这一停就是6年时间。“国家出于土地问题,整顿开发区是必须的。”邓玲所长认为,在政策有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设立工业园区可以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往往是一放就乱,但禁令仍然阻挡不住地方发展工业园区的冲动。 成都工业集中发展区布局,从2004年启动建设调整至今,现有工业集中发展区2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0个,市级9个,基本上是一个区(市)县一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到2007年底,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工业实际用地176平方公里。 据记者了解,成都武侯区的中国女鞋之都作为四川省重点项目,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共同授予,其每年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取的补贴就达几百万元,其中还有旅游局的补贴资金。 “但不能排除有些工业园区做的非常成功。”邓玲所长表示,条件成熟的话,还是可以适当放开一些特殊区域的工业园区实现升级,邓强调,“关键还是要做好现有工业园区的提升,完善产业布局。”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