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通州投入一百亿建设民生工程 项项紧扣“民声”

2009-7-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1| 评论: 0

简介:6月18日,连接通州区和中国南通家纺城的主干道——世纪大桥南延段全线竣工通车。该路全长9.4公里,总投资1.8亿元。有了这条路,人们只要坐上8路公交车就能轻松地往返于金沙镇与家纺城之间。 这一天,在通州 ...

6月18日,连接通州区和中国南通家纺城的主干道——世纪大桥南延段全线竣工通车。该路全长9.4公里,总投资1.8亿元。有了这条路,人们只要坐上8路公交车就能轻松地往返于金沙镇与家纺城之间。

这一天,在通州,还有外环东路、北一环、通海南路、北山路等11个民生项目同时竣工。

记者近日在通州采访时获悉,今年以来,该区围绕道路交通、环境整治、饮水供气等群众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实施100项涉及民生的重大工程,投入资金达100亿元。

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区委书记宋文辉说:“这100项工程,每一项里都听得见百姓的声音,100亿投资,每一分钱都要投在群众的心坎上。”

让人担心的事强调一个“急”字

6月18日,记者来到二甲镇余北小学采访,眼前一座贴着白色马赛克的教学楼却是“铁将军”把门——被封锁了。

校长陈乃康告诉记者,今年3月,一场大雨后,这座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教学楼地基轻微下陷,有几间教室出现轻微裂缝。尽管有关部门检测认定教学楼并无倒塌危险,但近800个学生的安全连着众多家长的心。区、镇两级政府同时下令:16个班的学生全部外迁,投资300万元对教学楼进行加固改造,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让百姓悬着的心平稳落地。

通州早在2002年就全部完成校舍危旧房改造。政府相继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办法,确保当年产生的危房当年消除。但去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大批校舍倒塌、学生死亡成为最令人心碎的伤痛。受此震撼,通州的主政者痛下决心:投资2.5亿元建设教育现代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把寄托千家万户希望的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他们安排33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南通市人民政府新定的校舍7度抗震设防标准,对每个学校的每幢楼进行逐一排查,结果从122万平方米的达标校舍中硬是又“抠”出5万平方米的新的“危房”,并限令今年年底前全部改造达标。

民生工程,安全为大。还有多少让人担心的安全隐患埋在群众身边?通州集中力量,在全区进行拉网式排查,结果104座病危桥改造摆上议题。“三年的任务压到一年完成。”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雪峰说,“让人担心的事必须急办,安全隐患迟一天排除危险就会增大十分,百姓悬着的心也就无法落地。”根据计划,该区安排4500万元,对所有病危桥集中动“手术”。目前,已完成第一批83座桥梁的施工图设计,7月中旬将陆续开工改造,第二批需改造桥梁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招投标,8月中旬开始施工招投标。

让人开心的事强调一个“惠”字

每天早上8点钟左右,住在金沙镇社会福利中心敬老院、75岁的农民张海涛,就会在护理人员陪同下来健身房“练”上半个小时。 下转A5版

上接A1版 采访时,老人兴奋地说:“以前只有五保户老人才能在这里享清福。没想到市里的一个好政策,像我这样的困难群众通过申请也能在这里安家啦!”

张海涛老人所说的“好政策”,就是今年通州在全省率先实施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配套政策。金沙福利服务中心院长张武锦告诉记者,福利中心是敬老院功能的拓展与延伸,过去以收养孤寡五保户为主的敬老院如今面向像张海涛这样的困难农民敞开,为他们提供福利服务。

通州投资2000多万元,对全区20个镇区敬老院进行改造升级,成立福利中心。福利中心增设老年公寓、老年人活动中心、中心慈善超市、社会救助工作站、救灾物资储备站、残疾人庇护所等9项福利性服务功能,初步实现了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由单纯供养型向福利服务型的转变。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已成为服务老年人、救助贫困人和关爱残疾人的民生工作新平台。这一创新得到省和南通市的肯定,南通先后两次在通州召开现场会推广这一经验。

让老百姓开心的事强调一个“惠”字。在通州,一个又一个不断提高普惠标准的政策接连出台。多年从事民生保障工作的机关干部李淑芳感慨说,今年以来,政府保障惠民政策出台的力度、速度、密度都前所未有: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制度,按照城乡低保标准两倍将处于低保边缘的低收入家庭纳入了救助范围,全区将新增30000多人享受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救助政策;健全低保标准随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物价上涨幅度相应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在南通首创农村低收入人员参保补助制度……据估算,仅提高普惠标准一项,通州财政今年就将增加投入3亿多元,新增受惠人口28.5万。

让人烦心的事强调一个“实”字

这几天,五甲镇村民瞿汉民看到自家厨房里灶台下新安装的自来水龙头,嘴角就漾起了笑意。再过些时日,只要他一拧开水龙头,从长江来的清清的自来水就会哗哗地流进他家。

通州滨江临海,尽管从南通引来的区域供水管网早已贯穿境内,但还有一些地方“最后一公里”的支线管网没有连通,许多百姓至今喝着又涩又咸的地下水或内河水。

让老百姓烦心的事必须实办。去年底,区领导带着财政、建设、发改委和水利局等部门负责人,现场督办饮水安全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铺设水管460公里,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12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全部工程完成后,通州将新增40多万人喝上长江水。

在通州,让农民兄弟对接城市生活的战役远不止“连通最后一公里”:开工建设1000公里通村通组硬化道路,确保农民出门不踩泥巴路;投资3800万元,重点开展村镇河塘整治活动,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全面启动农村垃圾日产日清工程,投资4000万元新建8座垃圾转运站,确保明年实现全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宋文辉说,百项民生工程,绝不能因“最后一公里”而短路,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双百民生工程”才能真正造福于民。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