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黑名单”“红名单”让公路招投标公开透明
摘要: 为确保“公路建起来、干部不倒下去”,贵州在公路项目招投标中实行“黑名单”“红名单”等制度,透明、公开建设。 记者从贵州省交通厅了解到,截至2008年底,贵州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2.4万公里,其中已建 ...
为确保“公路建起来、干部不倒下去”,贵州在公路项目招投标中实行“黑名单”“红名单”等制度,透明、公开建设。
记者从贵州省交通厅了解到,截至2008年底,贵州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2.4万公里,其中已建成高速公路924公里。2009年贵州省提出了以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县县通高速”的战略目标,并批复了“六横七纵八连”的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高速公路总里程由原规划的2960公里扩大到6851公里。 贵州省纪委驻省交通厅纪检组长龚仕金说,高速公路是最早面向所有行业开放的工程建设市场,高速公路施工招标往往一次多达10多个合同段,仅一个合同段就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施工单位竞争。有的单位中标后,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原因,往往无法履行合同,造成工期延误,甚至出现转包或违法分包行为。 为解决这一问题,贵州省交通厅出台交通建设从业单位信用评价制度,对严重不良信用的从业单位列入“黑名单”,禁止进入交通建设市场。龚仕金说,在这几年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修改完善,这一制度不仅是人人都怕的“黑名单”,而且是人人都爱的“红名单”,成为诚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奖惩体系和评价管理机制,实现了招标投标和履约管理的紧密联系。 据了解,2002年以来,贵州省交通厅共完成190多项高速公路工程招标,涉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材料采购等内容,招标总金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尚未发现严重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确保了高速公路建设健康发展。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