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80多万的村道工程为何支出了180万
合同预算是828000元,但实际却支付了1814432元,比预算造价多支出986432元。路桥路南街道竞争村一些村民对村道路硬化工程这笔账提出质疑。 村民向记者提供的竞争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载明:该工程发包方是竞争村村民委员会;村道路硬化工程由椒江市政工程处等18家单位投标,于2007年12月19日上午在村会议室开标,椒江市政工程处中标;村道硬化工程厚20厘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合同价款暂估828000元;工期为50天,自2007年12月22日至2008年2月12日;工程结算,按承包人投标报价82.8元/平方米一次性包定,以实际完成工程量按实丈量结算总造价。 村民们说,工程结束后,村里实际支出多了近百万元。这在村民们提供的路桥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于2009年4月28日作的审计报告中已有反映:经查,村道路硬化2007年12月-2008年5月期间,“在建工程-村道路硬化”科目账面余额为1814432元,合同中预算造价为828000元,比预算造价多支出986432元。其中账面道路硬化预付款为110万元,付道路硬化工程款616699元。审计报告还提及,大额工程款支付不规范,其中支付道路硬化预收款20万元、预付材料款15万元,村主任与村书记联签,无经手人、证明人。 还有村民反映,村干部带村民到区国土局办事,支出216040元。 7月6日上午,记者向竞争村原村书记、现村支委尤福鸿了解,他说,村道硬化工程在当时招标时只说明每平方米造价,没有说总造价。后来由于村道小路增多,即农民现住的地方凡已通路的都提出要硬化,所以面积增大。记者注意到,在竞争村2007年12月的招标文件中,的确只载明每平方米造价88元,道路面积约1万平方米,没有总预算造价。但是,村民们说,这里其实很明白,面积约1万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88元,总预算造价不就很明显吗? 尤福鸿没有详细说明去区国土局办事支出的这笔钱,只大致表示这是农民误工工资。因为那时,村里为了要求拆除一家企业的违章建筑,多次向区国土局反映,后有关部门答应还给村里一块地计11亩,经拍卖,收入1100万元,扣去各项税费,村实际收入670万元。村里认为这些农民对村里有贡献,就作为误工工资支付给了到区国土局反映的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