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心城区3年(2009-2012年)危房改造计划,在3年时间内,成都市将启动改造项目190余个,改造面积约780万平方米,涉及拆迁9.7万户。其中,今年根据危房改造计划,将启动项目63个,合计拆迁270万方,涉及拆迁住宅3.25万户。在2009年危房改造计划中,“两轴四片区”、12个城中村及东郊企业生活区为重点改造项目。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拆迁户是未来成都楼市发展的“奶酪”。


“两轴”四片区拆迁117万平方米
以人民路(起于火车北站,南至天府大道府河大桥,并一直接通天府新城)和东大街(起于盐市口,向东延伸穿越攀成钢片区至沙河,全长5.3公里)的“两轴”和以红星路-盐市口片区,天府广场-陕西街片区,骡马市片区,猛追湾游乐园片区的“四片”,合计拆迁面积大约在117万平方米,涉及拆迁10492户。
东郊万年场、府青路、双林路、建设路、府青立交桥等片区的改造。合计拆迁面积170万平方米,涉及拆迁1.8万余户。金牛区为民路、光荣西路、营门口路、百寿路、营兴街、抚琴街等改造,涉及住户1.3万户。成华区多宝寺路,五桂桥片区,昭觉寺南路,踏水一组、万年二组,机车车辆厂片区,西南油气田机关灾后重建项目和石油总机厂石油生活基地项目等的改造,预计拆迁面积37万平方米,涉及拆迁住户6000余户。
拆迁户置业“就近”选房最多
成华区是中心城区中重点改造区域,旧城改造项目的数量、规模及涉及拆迁安置户较大。截至2009年3月底,东郊企业生活区2期改造工程顺利进行,累计签约1万余户,近四成的拆迁户选择货币终结安置。根据中原市场监测,在选择货币终结安置的拆迁户中,众拆迁户选择就近置业。今年1季度,位于成华区的上霖东方、天空城、紫东芯座、北湖印象等项目销售情况良好,拆迁户所占比率较高。其中,上霖东方近七成左右的置业者为拆迁户。
目前,中心城区在建安置房(用于产权转换安置)集中于成华区:锦绣东方、团结东升小区、蜀都惠园。根据统计,三项目建筑面积合计101万余方,1万余套住宅。主要用于东郊企业生活区的拆迁安置。
初步统计,市场上的安置房仅能满足4成左右的拆迁安置需求,欲保证旧城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货币终结安置必不可少。
拆迁户安家首选城南,不完全是
在拆迁户未来意向置业区域中,城南是更多购房者的首选置业区域,所占比例达41.2%,其次是城西23.5%;而拆迁户集中的城东却仅占11.8%。
城南真的会成为未来拆迁户的主要置业区域?中原对位于东郊企业生活区、驷马桥片区及琉璃厂片区的拆迁户进行了深访。在访问过程中,各片区拆迁户更具就近安置及就近置业的欲望。一方面,这些拆迁区域集中在二环附近,离市中心较近,生活配套也比较完善;另一方面,这些片区内在售项目较多,且销售价格相对较低。城南三环内在售楼盘数量有限,且销售价格居于高位,对拆迁户形成一定的置业压力;而三环外区域又给购房者留下距离太远的印象,因此“意向”或许是假象。中原地产分析认为,拆迁户未来置业区域会以城东、城北较为集中,在两个片区里,二环至三环又有望成为其置业的首选。
拆迁户买房“两房”需求较大
中原的调查显示,在未来两年内有置业需求的拆迁户中,对面积的需求主要集中于60-90平方米,其次是91-120平方米。调查中,60-90平方米产品的需求比例占50%左右,对61-90平方米产品的需求占33.3%。
对于即将拆迁的准拆迁户而言,后期置业需求更偏向于91-120平方米的产品。在调查中,需求比例占41.2%;其次是61-90平方米的产品,所占比例为35.3%。
旧城改造过程中,拆迁房屋多为90年代初期修建,其房屋产权面积多集中于50平方米左右,拆迁补偿单价虽高,但总价却未必很高。在置业过程中,拆迁户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综合经济实力,选择中小户型产品显得更切实际。商品房市场上高档楼盘一定程度受到拆迁户的冷落,而中低档楼盘则成为拆迁户首先考虑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