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改造应延续历史脉络
摘要: 本报讯 (记者李雪林)“城市是一点点长大,不是推倒一片,再建一片。”在同济大学日前举行的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莫天伟指出,城市改造在延续老的生活 ...
本报讯 (记者李雪林)“城市是一点点长大,不是推倒一片,再建一片。”在同济大学日前举行的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莫天伟指出,城市改造在延续老的生活形态的同时,塑造新的生活形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更有活力。 莫天伟教授是上海世博会场馆——上钢三厂厚板车间改造项目研究组牵头人,他认为,城市改造的目的在于提升城市活力,不但要保护,还要再利用。在他看来,“新天地”作为一个城市遗存改造的成功案例,就在于它融合了新、老、中、外的风格,在充分利用原有结构同时,增加了新的结构。 世博会的场馆建设和改造中,江南造船厂、上钢三厂、南市发电厂等老厂房都进入了改造的范围。莫天伟表示,黄浦江边老厂房是工业阶段跳不过去的工业遗存,“这一承载着城市辉煌历史的巨构建筑,一旦消失就永远无法再现,我们不能无视历史。” “因此,我们对工业遗存的改造提出了三个理念。”莫天伟介绍说,第一是保护历史,将工业遗存作为产业建筑遗产,保留并凸显体现工业文明的特色空间和建筑元素;第二是支撑世博,改造利用的场馆不但要形成世博会产业遗产特色观展线路,还要承载信息发布、人员集散的功能。第三是后续发展,在世博会之后,这些改造成果要重塑城市生活形态,同样带来娱乐、商业的新功能。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