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眼”寻访中国机会
巴黎埃菲尔铁塔,纽约自由女神像,意大利比萨斜塔……谁能击败它们?答案是“伦敦眼”。这座为庆祝千禧年而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观景摩天轮连续三年被“世界旅游奖”评选为全球最佳景观。
3月1日,英国航空伦敦眼(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董事总经理戴维·夏普到访北京,他告诉本报记者,此行的目的是“期待将世界级的景观商业运作经验带入中国,并将业务拓展到亚洲市场”。他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具体的合作计划可以透露,但对他来说,复制伦敦眼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受欢迎的”。 目前,伦敦眼由欧洲最大的观光景点经营管理集团杜莎集团全资控股,每年接待350万到400万游客,年收入在4500万英镑左右。 经营城市地标 “伦敦眼”又名“千禧摩天轮”,坐落于泰晤士河畔,这个曾经被誉为最疯狂的城市创举并只被允许存在5年的建筑,现在成为了全英国最“值钱”的景观和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从2000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至今,伦敦眼共接待了将近2500万游客,以13.5英镑的票价来计算,这架摩天巨轮已经取得了超过3亿英镑的收入。据介绍,与刚开始单纯靠摩天轮经营的考虑有所不同,现在的伦敦眼不仅拥有了游轮观光泰晤士河等配套项目,更成为了一个传播、娱乐、企业活动的平台。戴维·夏普举例说:“租一个观光舱进行一个空中的小型聚会,按照提供的酒、食物和其它服务的不同我们收取从399英镑起不等的费用。”除此之外,伦敦眼是现在最受好莱坞电影青睐的拍摄外景地。 多元化业态被戴维·夏普认为是未来发展机遇所在,他透露,正筹划在伦敦眼附近建造另一个高大建筑。 伦敦眼高度为135米,共拥有32个可以各容纳15名乘客的椭圆型观光舱,在半小时的空中之旅中,人们可以鸟瞰整个伦敦的景色并且听到详细的地标讲解。而从2000年至今,海外观光游客的数量已经从30%上升到65%的比例。 由于出色的经营效益直接带动了伦敦旅游业和其所在南岸地区的就业和发展,伦敦眼被市议会批准可以长久运营下去。不仅如此,伦敦市长还亲自建议在此处举行新年庆典仪式,于是从2003年起,伦敦眼新年焰火表演成为了吸引伦敦市民和全球眼光的著名景观。 2006年2月,杜莎集团从英国航空公司和马克斯巴菲尔德建筑公司手中收购了所有股份,成为伦敦眼惟一股东,其中英国航空公司以9500万英镑的价格把它持有的33%股份和超过1.75亿英镑债务转让给杜莎集团,但仍继续拥有特许经营权。 当被问及是否有信心超越巴黎埃菲尔铁塔每年650万的游客数量时,戴维·夏普笑着说:“伦敦眼和埃菲尔铁塔是很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会互相交流管理经验”。 寻访中国机会 从1893年第一架摩天轮的设计到伦敦眼的诞生,这种空中大转盘在世界各地风靡,现在甚至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标志。 而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不约而同地计划在自己的城市建造一架比伦敦眼更加宏伟的摩天轮。其中,北京“朝天轮”计划落户朝阳公园,投资9900万美元,高度达到208米;广州拟与英国大飞轮公司合作建造150米高的“巨眼”;而曾计划作为北外滩文化旅游标志性建筑的“上海之星”摩天轮项目在不久之前被政府叫停。 对于伦敦眼来说,中国市场不能不引起关注。在回答记者“此次中国之行是否意味着计划建造另一个‘伦敦眼’”的问题时,戴维·夏普强调,管理技能才是其强项,资本投资在未来不是重点,他期待在中国找寻到合作机会。 他告诉本报,伦敦眼有三方面经验可以介绍给中国同行:第一,怎样在有限的空间里给众多的游客提供高标准的优质服务,怎样挑选和培训合适的员工;第二,怎样用专业知识来保证机器安全、可靠、长久地运行;第三,怎样做好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 虽然戴维·夏普没有特别提及“摩天轮”,但可以猜测的到,他此次中国行的目的正是投石问路。如果北京和广州的摩天轮项目顺利落成,伦敦眼极有可能会争取经营管理方面的合作。 据悉,此次戴维·夏普一行将访问香港、北京、上海、吉隆坡、新加坡五大亚洲城市,其中北京是第二站。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