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INTERIOR DESIGN China》)杂志举办的中国设计名人堂(Hall of Fame China)成立仪式暨晚宴于2007年2月2日于丽思卡尔顿酒店(Ritz-Carlton Hotel)隆重举行。设计名人堂(Hall of Fame)是由美国《Interior Design》杂志创建于1986年, 并延续至今的一年一度的美国设计建筑界的盛会。每年颁出的名人堂奖(Hall of Fame Award),旨在奖励本年度内对设计及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强大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设计师与建筑师,业已成为是业内成就最高的荣誉。曾获得名人堂奖的设计师包括Jamie Drake, Albert Hadley, Andree Putman, Frank Gehry, Clodagh, Mario Buatta, Thierry Despont, Robert A.M. Stern, David Rockwell, Philippe Starck等等。美国设计名人堂还伴随有室内设计教育与研究基金会(FIDER),每一次名人堂活动的赢利全部捐赠给该基金会,以推动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在2007年《Interior Design》杂志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特地为全世界最活跃的市场——中国的建筑与室内设计行业带来了Hall of Fame China——设计名人堂中国区的活动,旨在发掘本土新生活跃的设计力量,奖励对行业发展与推动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室内设计师与建筑师,并提高设计在社会与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 中国设计名人堂由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杂志主办。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始终立足于设计前沿,推动具有原创性、思想性和创新性的国内外优秀设计,探究与解析设计背后的思想、灵感和启示;与此同时,它立足于本土,审视自身文化为设计带来的新思路与新命题,关注设计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及在观念和表达方式上的创新与超越;特别是,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以东方的视角采集全球设计文化并传播设计思想,立足于用正确的价值观推进设计文化。 本次出席中国设计名人堂的有20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及艺术家,其中包括任职于国际著名建筑事务所如OMA、GMP、PTW、STEVEN HOLL、SOM等的建筑师与设计师,以及国内设计新锐如马岩松、王晖等,新近受邀主持位于海湾国家阿联酋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的中国建筑师朱锫,也来到活动现场。更有为室内设计行业做出不懈贡献的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的会长和理事,为整个活动增强了学术的权威性。 中国设计名人堂的启动仪式在一阵高潮中揭开了序幕,此次启动仪式以新颖而独特的方式让每位在场嘉宾在欣喜的同时,共同见证了中国设计的重要时刻。IDG中国区总裁熊晓鸽先生以及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执行出版人赵虎先生的精彩祝辞,让每个人都倍感难忘,同时,也更加期待即将于2007年年底正式举行的中国设计名人堂活动上,第一次颁出的中国设计名人堂奖。 与此同时,设计名人堂中国区第一批的终身荣誉成员也在现场被揭晓。他们是建筑及室内设计行业的资深专家,并一直在各自的领域中为行业推动以及行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是:张世礼、邹瑚莹、劳智权、饶良修、李书才、Adam Robarts以及Michele Saee。作为两名外籍荣誉成员,Adam Robarts自从在北京创立一工事务所以来,已经在中国有十年的历史。一直以来,Adam Robarts和他的员工们从没有停止过摸索与思考,也从没有间断过不同文化间的撞击与磨合。他是中国在自身文化意识变革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见证人和亲历者,也为中国的设计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贡献。米歇尔·萨伊(Michele Saee)正式接触中国是在2004年的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他的一个样板间项目被展出在凤凰城的A5板块 “无止境室内设计展”,受到国内外业界人士与媒体的特别关注。此次,他专程从美国落杉机赶到现场,接受颁奖。 在中国设计名人堂的活动现场,还有一场特殊的表演。它是由德国城市规划及建筑专家Falk Kugelmacher先生所创作的一场跨界的演绎。这一创作以他生活了多年的城市——北京为题材,融合了他在本专业上长期以来的思考与心得,以及他对音乐、影象、多媒体等多元艺术形式的热爱和探求,以其独特而富有意味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城市的热爱与理解。同时,这一精彩演绎也突出了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对设计的态度与立场——设计并不只是单一独立的元素,它是融会贯通的形式,它存在于不同的空间之中,比如建筑、室内空间、城市、历史、文化,以及我们的生活。今天的设计是多元化的。许多建筑师、设计师在探索如何将建筑、空间与音乐、舞蹈、影像、多媒体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而艺术家也在不断探索与建筑和空间设计的联姻。 中国设计名人堂自成立,则伴随着由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发起,联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共同建立的中美室内设计教育与研究基金(CFIDER)。中美室内设计教育与研究基金的全部所得都将用来资助有关室内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支持优秀设计师的创新设计及其实践;资助高校和科研院校的室内设计学术课题研究;以及资助中国高校优秀的室内设计系学生。因此,当晚,基金的启动仪式也成为又一高潮。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的编辑通过一段深入采访调查中国贫困大学生的记录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清华大学环艺设计专业学生王俊奇身上的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他让我们看到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因学费、生活费等各种现实的困难,而无法顺利地继续进行学业,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年轻学子。他们热爱设计,对设计孜孜以求,却在沉重的经济负担下步履艰辛。CFIDER将第一批基金当场捐助给了王俊奇同学。而本次中国名人堂启动仪式上的全部赢利也都将投入到中美室内设计教育与研究基金,用来捐助设计院校的贫困大学生。 捐助活动再次为现场掀起高潮,并逐步在春天合唱团天籁般的歌声中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让我们共同期待再次相遇,在2007年的年底——设计名人堂中国区首届颁奖典礼上。 感谢本次活动白金赞助商美标(中国)有限公司,以及所有的支持单位:长堤空间视觉有限公司,震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美利肯中国有限公司,德国唯宝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杜拉维特洁具有限公司,东莞市金达照明有限公司,伊丽洁具,宽庭公司,法国罗奇堡家居与JNJ马赛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