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严谨才是预算的第一要求

2008-1-2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96| 评论: 0

简介:  广东省人大代表,原广州地铁老总 卢光霖 痛批10年不变的“只问花钱不看效果”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机制称:“ 地铁2号线 的概算是106亿元,执行概算到结算时是88亿元,结果没奖励,没赞扬,还批评你,搞得你 ...
  广东省人大代表,原广州地铁老总卢光霖痛批10年不变的“只问花钱不看效果”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机制称:“地铁2号线的概算是106亿元,执行概算到结算时是88亿元,结果没奖励,没赞扬,还批评你,搞得你心灰意冷”,认为是“逼你乱花钱”。

  此话一石激起千层浪,论者大多剑指预算弊端,一时间,中国的预算制度大有“逼良为娼”的味道了。其实,中国的预算制度本身是有些问题。比如,执行不够刚性、科目不够科学、项目不能配套,调整过于呆板等。正因为存在问题,预算制度才需要改革。

  但是,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对预算没有保持应有的敬畏。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工程,预算和结算之间差距过大,如果工程本身没有问题,那么就一定是预算有问题。就广州地铁工程来说,“概算106亿”“结算88亿”,光靠精打细算就能够节约18亿巨款?预算(概算)就没有存在“水分”?

  何况,106亿这个预算本身,是地铁公司作为工程发包方制定的。制定这个预算的依据是什么?如果在工程进行过程中靠技术改进、环节精简等方式节约下了18亿,那么这种节约无疑值得肯定,但同时带出的问题就会是,为什么制作预算时会有高达十数亿的空间可供压缩?归根结底,在工程的预算、结算两端,必然有一端执行《预算法》不够严谨,才会出现这么大的资金错位。

  希望节约预算的行为获得奖励,这个想法更要不得。设想,如果允许预算节约按照比例奖励,那会怎么样呢?就可能导致偷工减料而故意节约;或者为了骗取财政资金而预算“灌水”。所以,《预算法》及其实施细则都没有涉及奖励,而是提倡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提倡刚性执行预算。

  因此,不敬畏预算的风气是《预算法》执行的大敌,是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措施遏制。在这个意义上,批评节约18亿预算,是有根据的。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