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储蓄基金大厦
1932年,由豪(Howe)和利斯卡泽(Lescaze)设计建造的费城储蓄基金大厦(Philadelphia Saving Fund Society Building),拉开了现代化时代起始年的序幕。 时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New York's Museum of Modern Art)建筑部主任的菲利普·詹森(Philip Johnson)在夏末的时候给建筑师威廉·利斯卡泽(William Lescaze)的信中说道:“拉塞尔(Russell)和我刚刚从去费城和华盛顿的一次旅行中归来。我真的迫不及待地想告诉你,我们体验到了最令人激动不已的一次经历......就是你设计的银行大厦。”建筑师威廉·利斯卡泽(William Lescaze)与乔治·豪(George Howe)共同设计建造了费城储蓄基金大厦(Philadelphia Saving Fund Society Building)。詹森与建筑历史学家亨利-拉塞尔·希契科克(H enry-Russell Hitchcock)将费城储蓄基金大厦列入了要在当年二月份举行的“现代建筑:世界展”上展出的优秀作品一栏。亨利-拉塞尔·希契科克在费城储蓄基金大厦正式开放后的前几天就参观了该建筑。詹森热情洋溢地说:“该大厦不仅是到现在为止本国国内最受关注的一座现代化建筑,而且它的规模、简洁性使得该建筑在世界现代建筑中独领风骚,在美国通往现代建筑的道路上,你和Howe先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应该获得极大的赞誉。” 实际上,报纸上也刊登了如“没有比费城储蓄基金大厦(PSFS)更具现代化的建筑了”这样的评论。费城储蓄基金大厦是美国的第一座具有国际设计风格的塔楼式建筑。分离性、非对称性和装饰的简朴性使得费城储蓄基金大厦在设计上与同时代的美国其他摩天大厦相比完全不同;而其设计建造过程中融入的美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则会使该建筑成为以后建造大厦的标准。2004年,在其建筑内曾成功地举办过耶鲁大学建筑学院展,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确信费城储蓄基金大厦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明显的美国现象,即一座建筑会立刻成为赚取利润的机器和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奢华杰作。 不论是客户还是建筑师,他们都认为费城储蓄基金大厦在寻求现代设计内涵的道路上达到了一个顶峰。作为梅勒·米格斯&豪建筑事务所(Mellor, Meigs & Howe)的一个合作伙伴,在将现代化的因素融入到费城储蓄基金大厦的设计之前,Howe以其具有历史色彩的乡村建筑而闻名。而后,在1926年,银行行长詹姆士·M·威尔库科斯(James M.Willcox)聘用Howe设计了随后被称之为费城储蓄基金大厦的建筑。费城储蓄基金大厦是一座坐落于市中心的36层建筑,里面除了设有一家银行和一些行政办公室以外,还有一些对外出租的写字楼和一些商品零售区。 Howe对于新型设计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为了更好地履行他的承诺,Howe选择了出生于瑞士的威廉·利斯卡泽(William Lescaze)作为他的合作伙伴。在此之前,威廉·利斯卡泽(William Lescaze)已经完成了好几座新式风格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工程。在这些工程中最具现代化的代表之作便是他对纽约公共汽车终点站(Capital Bus Terminal)的设计。在1929年,豪(Howe)和威廉·利斯卡泽(William Lescaze)成立了他们自己的公司。虽然该公司在1935年突然解体——利斯卡泽曾指责Howe是一个“土里土气、毫无新意”的人,但该公司确确实实地设计建造出了一个惊世杰作:费城储蓄基金大厦(PSFS)。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在设计时注重通透性、灵活性、良好的透光性以及非对称性,从而使建筑的内部与外部之间能够和谐统一、错落有序。其主要表现在:从建筑正面的活动窗到两层楼高的银行大厅内的管状家具,从铬钢台灯到洗手间内的铬合金水龙头。建筑师们甚至还为电梯内设计了各种不同颜色的钟表,委任卡特尔(Cartier)生产制造。镶有纹脉清晰的大理石材料和具有异国风情的木板取代了以前的传统装饰。现代主义设计师尽量减少浮华装饰设计风格的同时,也改善了该银行的外在形象,给人一种信任感与安全感。
建筑使用的材料完全可以及时供应,因为在1929年爆发股市危机之前就早已决定的预算远远超出了在大萧条时期买方市场的期望值。现成的现代化项目的短缺以及生产商急于试验一下新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项目的进程。 费城储蓄基金协会始建于1816年,主要是由教友派信徒建造。在作为一个金融机构的同时,费城储蓄基金协会发挥着通过适当的手段为当地市民谋取福利的作用。因此,自然而然地,该协会在强调节俭的同时也注重盈利额。它的首位顾客是一位非裔美国人。与此同时,费城储蓄基金协会还希望建造一座能显示其权威的建筑。而处于二楼的银行大厅则是该双重特性的最好诠释,因为它的设计在考虑到了创造利润的同时又蕴涵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色。 存款者可以无须爬楼梯而只须乘坐一个巨大的钢架构电梯就可以达到该建筑的顶层。该建筑内楼梯宽阔,电梯内由磨光黑色大理石进行装点。高速的电梯可以将顾客直接送到该建筑的最高层。在那里设有两间餐厅、一间会议室、一个休息室以及一个日光浴室。在其浴室内,行政人员可以亲自享有观看矗立于市政大楼之上的威廉·佩恩(William Penn)雕像。 该建筑的许多高科技设计融入该建筑内部。比如:安装在铝窗框内的带形窗;吸声天花板砖也安装在了金属框架之内;每个办公室内的通讯器以及自动调温器。更为重要的是中央空调,或者是被公司的赞助者称之为“人造天气”的设备。这些使得费城储蓄基金大厦成为了美国第二座而且也是最高的安装空调的建筑(第一座安装空调的最高建筑是坐落于圣安东尼奥由乔治·威利斯于1928年设计完工的高度为21层的米拉姆大厦)。 “你会不会也参照我们保持室温的方法呢?”凯瑞尔在为费城储蓄基金大厦所做的广告中以这样的方式询问读者。“费城有时酷热难耐,有时寒风刺骨,但是在这里你将一直会享受到春风般的惬意与温馨。”“费城记录”的专栏作家将该建筑称为“Rex Rittenhouse”,而此语中却含有一种讽刺费城储蓄基金大厦的总裁威尔库科斯(Willcox)的意味。因为威尔库科斯在得了花粉病后就只好像“犯人”一样呆在他投资$7,000,000建造的摩天大厦内的空调系统中,直到敏感的季节过去后才能出来。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费城储蓄基金大厦显得有些陈旧过时。因此,宝沃尔·刘易斯·斯瑞威尔建筑师事务所(Bower Lewis Thrower Architects)、鲍尔斯古迹保护咨询公司(historic preservation consultants Powers & Company)以及Daroff Design + DDI 建筑师事务所对其进行改造后,将之变成了费城洛伊斯酒店(Loews Philadelphia Hotel)。在其改造的过程中,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被尽量地保存下来。有趣的是,虽然费城储蓄基金大厦现在深受将酒店视为娱乐场所的一代人的喜爱,但该建筑最初的设计理念却早已显示出了蕴涵在建筑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正如《建筑论坛》中所说的一样:“如果一座建筑是一首凝固的音乐,那么费城储蓄基金大厦(PSFS)却已经Gershwin了。”就像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的古典风格的音乐中融入了爵士乐风格一样,现代化的建筑因素仍然不断地融入到费城储蓄基金大厦之中。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曾经在历史中独占鳌头,但现在只是众多设计风格中的一支派系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