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产业变革 变频定速空调成水火
摘要: 国内空调行业有个怪相,变频空调和定速空调被放到了两个对立面,随着行业变革的进程,在国内市场份额有限、彼长的状态下,变频与定速两个阵营势成水火。 2010年5月,因为一纸通知的发布,空调行业关于变频 ...
国内空调行业有个怪相,变频空调和定速空调被放到了两个对立面,随着行业变革的进程,在国内市场份额有限、彼长的状态下,变频与定速两个阵营势成水火。 2010年5月,因为一纸通知的发布,空调行业关于变频还是定速的争论空前激烈。这个通知就是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调整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虽然空调的节能补贴延长一年,但是补贴额度却大幅缩水,补贴标准最高由850元调整到250元,下降近70%左右。如此一来,定速空调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价格。 惠民新政引爆变频定速之争 由于6月1日起,定速空调新能效标准和节能补贴新标准同时实施,两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涨价已成为当时行业公认的趋势。一是,在新能效标准的要求下,定速空调再次升级,增加的产品成本势必推动价格上涨。二是,对应新能效标准,财政部、发改委调整了高能效空调的补贴额度,只有新1级、2级能效空调可享受补贴,原2级能效空调因按新能效标准变为3级,失去享受补贴的资格。即使新1级、2级能效空调仍有补贴,但最高下降幅度超过七成,如此大的差距给业界带来巨大压力。长虹空调新闻发言人市场部部长余皓在得知补贴下调后就表示,“6月会有提价”。TCL空调国内销售总经理助理杨绍平也表示:“原则上工厂是要把成本补回来的。”在5月,“涨价”成为5月呼声最高的消化压力的手段。 与定速空调相比,变频空调却泰然自若,不存在上述压力,且一旦定速涨价,对于变频是大大的利好。变频空调能效等级分1到5级,其中3级能效的变频空调的节能水平高于新国标1级能效的定速空调,变频空调的节能优势更明显。虽然变频空调一直未能入选节能惠民工程,但由于节能型定速空调涨价,变频空调与其的价格差迅速缩小,且在《通知》中提及在适当的时机补贴将推广至变频空调领域,足以让支持变频的一方兴奋不已。 节能惠民新政主要是降低了对定速空调的补贴,从另一方面解读则是对变频空调主推,之前已在变频产品的生产、推广、渠道建设上有所基础的品牌无疑将占据更为主动的竞争地位。 但变频空调的发展仍有种种条件限制,这也是被定速派所诟病之处。变频是空调产业的趋势和最终发展方向早已被广泛认可,依据则是变频空调的节能、舒适特性和日本、欧美变频空调的高普及度。回到中国空调行业,变频空调虽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是真正能完全掌握变频技术,从生产到售后,能系统服务的品牌的企业却为数不多。尤其是变频空调主要部件压缩机、控制器件国内产能不足,进口成本高、货源得不到保证将限制变频空调的普及速度。另外定速派也不看好现有市场对变频的接受程度足以支撑变频的量短时间放大,定速空调仍是消费者选择的主流。 产业政策左右定速变频走向 变频与定速之争并不是在今年5月节能惠民补贴调整才开始,其实这个争论由来已久,只是惠民新政将其引爆。在2008年9月1日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出台那一刻起,空调行业对于变频蠢蠢欲动的野心就被激发。 变频空调在上世纪90年代初导入中国市场,至90年代末相当多的国产与外资品牌研发变频空调,直至2000年,海信发起“工薪变频”,打开了变频市场规模增长的突破口,但一家之力始终无法彻底改变变频空调曲高和寡的局面。一方是变频技术不被广泛掌握,二是,价格仍是制约因素,三是缺少行业政策和标准的推动。 近两年的空调市场,产业政策这只有形的手是其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中,空调行业的产品不断变革,变频与定速的优势也在相互转化。2008年9月1日,《变频空调能效标准》甫一出台,立刻引起行业巨大反响,变频空调市场的增长加速也由此开始,变频与定速之争也浮出水面。2008年下半年一方面是行业标准的助推,另一方面是以美的、海信为代表的品牌的大力倡导。自2008年9月1日起,美的在变频空调的产品、价格、售后等全方面的布局引领变频空调市场的增长,变频空调似乎迎来了春天。但是当2009年3月,定速空调进入家电下乡,变频空调却缺席其中,相形之下在三四级市场定速空调更易打开局面。2009年6月,节能惠民工程的实施,再次成为变频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国家慷慨的财政输出使得高能效空调享受着高额补贴,平民化的价格水平促成高能效空调的快速增长。而当2010年6月1日期,财政支持收紧,定速空调相比于变频空调的价格竞争力不复存在,天平上变频空调那端翘起,美的、海尔、海信等主流品牌不遗余力地推动变频空调的增长。 作为空调行业两大产品形态,在我国短时间内,变频与定速都不会完全占有市场。无论是定速能效升级还是惠民补贴下调,只是将变频与定速的发展引入更公平的平台,这也更符合市场自然的发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