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在民用建筑节能中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当前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太阳能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情况,详细分析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特点、优势,并进行了施工应用方面的具体阐述,为被动式太阳能应用方案在民用建筑节能中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1、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建筑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但近年来,在煤和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可开采量日渐见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两大危机的夹击下,降低建筑能耗不仅意味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更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早已成为建筑学界的研究热点,在各种节能型建筑中,太阳能建筑是一种常见的型式。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用太阳能来替代常规能源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这就是太阳能建筑。采用太阳能建筑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采暖方式中能耗大、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可改变目前我国城镇以热水和蒸汽为热媒的供暖方式。 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应用与建筑有机结合的理论与施工实践大都仍处于探索阶段,以往建成的太阳能建筑大多位于农村地区,或是城市中较少数的试验性建筑。对于目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民用建筑的太阳能应用,还缺乏相应的理论及较为成功的范例[1-3]。太阳能技术在民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可大致分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和主动式太阳能建筑两大类。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指的是基础的太阳能利用,一般是通过建筑物合理的朝向、构造以及建材的运用来利用热辐射;主动式太阳能建筑则是运用光热、光电等可控技术利用太阳能资源,其代表是人们熟悉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4-5]。 本文将探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施工应用,主要采用各种结构的优化以及简易的附加设施来来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成本低,实施简单,但可大大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舒适度。 2、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是指利用建筑本身作为集热装置,依靠建筑方位的合理布置,以自然热交换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使建筑达到采暖和降温目的的建筑。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在建筑物上采取技术措施,而无须机械动力(有时需要借助换气风扇加强热量交换),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它既不需要太阳集热器,也不需要水泵或风机等机械设备,只是通过合理布置建筑物的方位,改善窗、墙、屋顶等建筑物构造,合理利用建筑材料的热工性能,以自然热交换的方式使建筑物尽可能多地吸收和储存热量,以达到采暖的目的。被动式太阳房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被动式太阳能温室(采暖房)的一般结构主要包括温室、采暖房、蓄热层和围护结构。温室在采暖房的南面,顶部向南倾斜。温室和采暖房的隔墙上下端设有通风口,温室侧隔墙表面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大,隔墙内为保温材料。温室顶部和东面、西面、南面为透明玻璃结构。温室及采暖房底部为蓄热床,充填岩石等蓄热介质。 3、民用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的施工应用 3.1墙体的施工与改造 为了提高建筑内部的舒适度,通常要求夏季尽可能减少太阳辐射和从室外传入的热量,冬季则要尽量减少室内热量的损失。 在这方面,隔热是最有效的方法。此外,为了减少辅助性采暖和制冷时的能源消耗量,隔热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过于强调高度隔热在夏天也会助长炎热程度。强化隔热的做法,不仅可阻碍热从室外进入室内,同时也阻止了热从室内向室外的散发。也就是说,夏季从窗户进入不必要的太阳辐射热和室内产生的热多时,如果不能进行有效而充分的排热,隔热就会使得室内环境更加糟糕。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设置可调节的遮阳装置,夏季通风口打开,加强通风,不使热滞留在室内就可以改善室内环境,冬季,通风口关闭,隔栅与墙体之间的空气层减缓热量的散失。在可调节的遮阳装置中,活动式遮阳板将成为首选。在被动式太阳房系统中,配合使用可开启式遮阳板将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夏热冬冷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活动遮阳扳和墙体组合起来就是一种双层墙。如图1,夏季的白天,关闭通气隔栅,反射太阳光,同时利用空气层的内的空气对流向外排热;夏季的夜晚,打开通气隔栅,使墙体中的热向室外空气散发。另一方面,寒冷的冬季,白天打开通气隔栅,利用太阳光蓄热;夜间则关闭通气隔栅,形成空气层,防止热量向室外的二次辐射。 太阳墙(SolarWall)是太阳能热利用中的一种新型采暖技术。它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能够做到高效采暖、有效通风,很好的解决了太阳能建筑设计一体化的问题。太阳墙系统由集热和气流输送两部分系统组成。钢制或铝制的深色太阳墙板材覆于建筑南向,或东西外墙的外侧,板上开有小孔。太阳墙板与墙体的间距一般在200mm左右,形成的空腔与建筑内部通风系统的管道相连,管道中设置换气风扇,用于推动空腔内的空气与室内空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夏季,换气风扇关闭,室外热空气可从太阳墙板底部及孔洞进入,从上部和周围的孔洞流出,太阳辐射和室外的热量不会进入室内。冬季,白天室外空气通过小孔进入空腔,在流动过程中获得板材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后,进入建筑物的通风系统,然后由管道分配输送到各层空间。板材底部不密封,受热压作用保持了太阳墙内腔的干燥,同时起到排水作用。夜晚,墙体向外散失的热量被空腔内的空气吸收,在风扇运转的情况下被重新带回室内。这样既保持了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又补充了室内的热量,使墙体起到了热交换器的作用。太阳墙采用多孔波形金属板集热,并与换气风扇结合,与用传统的被动式玻璃集热的做法相比,具有热效率高、通风好的优势,可以广泛应用在工业、商业、居住、办公、学校、军用建筑及仓库等各类建筑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