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多所中小学遭遇“供暖寒流”
本报沧州电(记者刘树鹏、李家伟、代晴)11月17日,沧州正式供暖第三天。站在沧州市某中学门前等待记者的吴明(化名)老师将自己裹在厚厚的羽绒服里,他的手背上还有输液留下的针眼儿。“今天屋里温度应该还可以。”吴明老师一边走进校门一边说:“因为有太阳。”据记者调查,在此次沧州的供暖困局中,除了大批市民家庭遭遇困难,更有不少学校因为教室里温度太低,很多学生被冻病。 ■一个班40多人冻病 吴明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供暖后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越往上暖气越不热,等到了四楼,暖气片就是冰凉的了。 记者走进四楼紧守楼道口的一间办公室,一摸暖气片,冰凉。吴明说,在这间办公室里办公的老师根本坐不住,有的只好买来“热宝”取暖。从这间办公室出来,记者沿着楼道观察了一下正在上课的学生们,他们几乎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有的讲课老师也穿着羽绒服。吴明说,情况已经好多了,前些天有的班最多时竟然冻病了40多个学生,一个班几乎没人了。学校外面的诊所里忙碌的时候几乎都是前来输液的学生,别说躺着输了,坐着输都挤不下。 学生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孩子都在这所中学读书,因为寒冷,先后感冒发烧,不得不请假输液。刘先生忧虑地说:“目前正是甲流爆发的时候,教室室温太低,对孩子们的健康产生很大威胁。” 在另外一间办公室里,一位穿着冬装的老师正在备课。记者摸了摸这间屋的暖气片,也是凉的。在老师们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一个老师们用来取暖的“热宝”。 据老师们介绍,暖气不热,他们也曾问过水暖工,得到的答复是“压力太小”。 另据介绍,不仅学生们接连生病,还有好多老师在带病坚持工作。吴明介绍说,他就是输完液后赶到学校上班的,他对付寒冷的“武器”是一个“热宝”。 ■学校自己抢修管道 并不是只有这一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经历暖气不热之苦。17日上午,记者从沧州市朝阳小学了解到,15日正式供暖后学校的暖气“温”了,但16日学校外面的供热管道就坏了。学校找了好多地方都没人管,最后不得不学校出面组织抢修,“不能冻着孩子”,到17日上午暖气依然“温”着。至于到底谁来彻底解决管道问题,谁来为这抢修的费用“埋单”,都只能“再说”。 市民王先生的孩子就在这所小学读书。王先生说,正式供暖前沧州就已经迎来寒流,对于学校、敬老院这样的地方就应该提前供暖。但他的孩子没有享受到这种温暖,孩子回来说,班上好多同学都冻病了,教室里冷得像冰窖一样。因为请假学生太多,最后老师们竟然不开新课了。现在终于熬到正式供暖了,要是温度再不够,那孩子们还怎么在教室里安心学习? ■家长呼吁“救救孩子” 此外,11月16日中午,有网友在燕赵都市网沧州论坛上发帖称:“我的孩子在育红小学上学,为什么今天还不供暖。我们家长强烈抗议。可怜3000多的师生啊,教育局干什么去了?市政府干什么去了?关注一下孩子们,救救孩子们……” 当天上午记者从沧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在正式供暖前,当地教育部门就成立了14个督导组分赴沧州各县(市),重点对农村学校的供暖情况进行督导。对于市区内各学校,教育部门专门下发了通知,对于在供暖中出现的问题,教育部门也会积极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