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对北京市利用地源热泵情况的调研
摘要: 应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对北京市利用地源热泵情况的调研 建设部调研组 3月9日,建设部调研小组与北京市建委,对北京市利用地源热泵技术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地源 ...
应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对北京市利用地源热泵情况的调研 建设部调研组 3月9日,建设部调研小组与北京市建委,对北京市利用地源热泵技术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地源热泵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热源和冷源的系统,即地下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热泵系统、地表水(湖水、河水、海水及污水)热泵系统。地源热泵供暖(冷)系统冬季从大地吸收热量,夏季向大地放出热量,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无污染、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空调供暖系统,且运行和维护费用低,节省占地和空间,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 在美国,地源热泵系统占整个供暖空调系统的20%,是美国政府极力推广的节能环保技术,使用规模快速增长。在我国,地源热泵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5年开始大量应用于工程实践,与此相关的热泵产品应运而生,并已形成了一批提供热泵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厂家和从事地源热泵技术设计的单位。目前,我国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估计超过2000万平方米。到2004年底,北京有500多万平方米的各类建筑利用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冷)。 调研组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政府项目、海淀区法院项目、松麓饭店项目的节能效果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1.能耗。使用地源热泵技术,仅供暖,可节省能源30%~50%。 2.初投资。比之目前常规燃煤锅炉房供暖系统,高出1~3倍,比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高出34%~150%。但这种比较均未计算传统供热输送基础设施投资,也未量化计算地源热泵系统除供暖,还能制冷,提供新风、热水带来的成本节约。据专家初步计算,使用地源热泵技术,投资增量回收期约为4~10年。 3.运行费用。63%的项目低于燃煤集中供热的采暖价格,全部被调查项目均低于燃油、燃气和电锅炉供暖价格。 调研组认为影响地源热泵技术使用的主要障碍有:社会节能意识不强及对该技术的认识认知不够;地源热泵技术的初投资看似偏高影响着一些业主对于采用该技术的选择;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设计单位较少采用该项技术等。 调研组对于推广地源热源热泵技术提出了相关建议:对于地源热泵技术进行科学权威的经济、技术、环境评价,以利于进行相关的使用决策;在能源使用政策中给予新型可再生能源以应有的地位,在地方的能源使用规划中安排新型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范围;制定鼓励使用新型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政策。如给予技术研制者以研制经费补贴,对于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设备提供商适当减免营业税,对于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业主减免税负、给予贴息贷款,对于确实没有使用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项目减免应当缴纳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通过供热制度改革,促进使用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益机制;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规范和标准,使得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有规范、标准可依;使设计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节能技术,并在设计中加以贯彻和应用;对于政府投资工程,强制使用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