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暖通空调 查看内容

供采暖背后的尴尬呼唤新体制

2004-11-1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69| 评论: 0

摘要:   每到冬季,像所有的北方城市一样,供暖采暖问题也就成了西安市政府和上百万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业界人士认为,其实这样的焦点问题背后隐藏着许多尴尬。   热力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   众所周知,以城市热 ...
  每到冬季,像所有的北方城市一样,供暖采暖问题也就成了西安市政府和上百万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业界人士认为,其实这样的焦点问题背后隐藏着许多尴尬。   热力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   众所周知,以城市热网、区域热网或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暖为热源的方式,在目前以至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西安城市住宅供暖方式的主要方式。由大型的专业热力公司提供集中式供暖,是西安这座城市供暖的主力军。   但据记者了解,西安市热力公司目前的供热面积可以达到270万平方米。西安热电责任有限公司年供热主管网长26.2公里,供热面积30余平方公里,覆盖东到环城西路、西到河、北到陇海铁路、南到大寨路及西高新区,可满足西安市西郊地区50余家企、事业单位生产用热和百余万住户居民生活用热需求。同时,东郊的灞桥热电厂也可以提供相当的热能,解决城东数十万居民的过冬问题。   然而,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增长、人口迅速增加、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型现代化城市,西安的房地产业每年的开工面积就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平方米,很显然,以西安市现有供暖企业的资金实力、数量、规模、管理水平和设备能力以及管线的延伸和覆盖速度,是难以满足和适应今后城市居民采暖过冬需要的。有人认为,市政集中供暖,对于许多居民来说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香饽饽”。   壁挂锅炉供暖是无奈的选择   事实上,尽管西安市的专业热力企业也花费了大量资金延伸和扩大热源的输送能力和覆盖范围,尽可能为更多的家庭和单位提供热能,但是这毕竟十分有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单位的小区,因为资金实力有限,或是其他单位阻挠管线通过,无法与市政热力管网对接,只能无奈地在小区自己烧起锅炉供暖,通了天然气的新楼盘、家属区就只好用天然气或用电供暖方式来驱走严寒了。在一些老的单位家属区,许多人只好在家里烧起了“土暖气”、烧蜂窝煤过冬。在与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老总交谈时记者发现,与市政热力管网能够对接的楼盘,开发企业就会以此作为巨大的卖点,吸引购房者,而采取壁挂锅炉供暖方式的楼盘,都在竭力回避供暖的问题,同时不惜赠送价值不菲的国外进口壁挂锅炉来吸引购房者。有些开发商对记者说,选择壁挂锅炉供暖也是开发商无奈的变通选择。其实,开发商更愿意直接与市政热力管网连通,这样会省去很多麻烦和花费,但有的开发商在拿到土地开发建设的时候,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不能及时跟进,有的楼盘直到现在天然气也没有通上,更谈不上通暖气了。此时,规模大的楼盘就搞小区集中供暖,楼盘相对小的就只好选择壁挂锅炉供暖、地热采暖、电采暖等其他方式了,虽然使用起来费用相对会高一些,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新形势下呼唤供暖新体制   早在2003年7月,国家建设部等8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决定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河南等地区开展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努力解决我国冬季供热采暖问题。   通知中明确要求,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进行改造,安装分户计量、温控装置,逐步实现由按面积计收供热采暖费向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转变,政府要把供热采暖设施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制定扶持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   西安许多地产业内人士认为,现有的供热体制与新情况的出现和新形势的变化越来越不适应了,必须尽快推行供热体制改革,否则今后这个方面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而在天津、长春等城市已经在着手城市供热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一方面加快实施分户热控计量收费,另一方面鼓励国有、私有和合作经营企业通过公开竞标方式取得供热特许经营权,参与到城市供暖改造和建设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好百姓的冬季采暖问题,也将大大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