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甘肃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甘肃高速公路建设迎难而进

2013-8-29 11:1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93| 评论: 0

摘要: 宝天高速公路天水过境段 平定高速公路    地质恶劣攻坚克难迎坎坷   甘肃深居我国内陆腹地,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极富特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地质上,它为若干大地构造单元的交 ...


宝天高速公路天水过境段


平定高速公路

  地质恶劣攻坚克难迎坎坷

  甘肃深居我国内陆腹地,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极富特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地质上,它为若干大地构造单元的交接带,地质历史时期经历过多次强烈构造运动,遗留了十分复杂的地质构造形迹。地貌上,它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会处,地貌总体特点是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多山地和高原。气候上,它远离海洋,地理纬度偏北,多数地区干旱少雨、温度偏低,是我国唯一占有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省份。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多样的地貌形态,独特的气候类型,使得甘肃省境内地质灾害广泛分布、频繁发生,成为国内地质灾害发生较严重的省份之一。

  公路是穿越不同自然地域空间并展布其中的线状或网状的人工构造物,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都会对公路建设或各类构造物造成危害和影响。甘肃高速公路建设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艰难前行的。

  在连霍国道主干线中,兰州以东的天定、天水过境段、宝天高速公路堪称“咽喉”和“卡脖子”路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构造,秦岭山脉和六盘山脉在这里形成了断裂带。兰州以西的古永、永山、山临、临清、清嘉、嘉瓜、瓜星高速公路均处在戈壁瀚海,这些地域干旱、大风、少雨,在高速公路施工中,整个路段无地表水源供给,且段内多处为风积沙地基。甘肃中东部的定西、平凉和庆阳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正在建设的西长凤、雷西高速公路和已经建成的平定高速公路沿线土质疏松、地质破碎、黄土陷穴纵横密布,地质病害严重。甘肃南部陇南多高山河流,属典型的山岭重丘区,正在建设的武罐高速公路工程桥隧比例高达69%,均在高山深涧中施工。

  面对如此险恶的地质环境,甘肃的公路建设者们拼搏进取,挑战极限。针对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中两大技术难题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建设和长大隧道、黄土隧道建设问题,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确保了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建设方面,省交通运输厅持续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西部项目管理中心和省科技厅的支持,组织国内有关院校的专家学者与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们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先后开展了《黄土路基压实技术研究》、《黄土地区隧道的修筑技术研究》、《季节冻土区黄土路基多级湿陷与防治技术研究》、《黄土山区高等级公路防排水系统研究》、《甘肃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等20余项课题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形成了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防排水工程等设计和修筑的成套技术。特别是在宝天和平定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修建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黄土隧道和长大隧道的建设方面,通过深入试验和研究,实现了重大突破,走在了全国前列。当年建设巉柳高速公路土家湾隧道时,号称是在“豆腐里打洞”。对此,技术人员开展了《土家湾隧道软黄土段地基加固技术试验研究》,较好地解决了甘肃黄土隧道建设中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使得巉柳高速公路土家湾隧道成功穿越流塑状软黄土段。已建成的宝天高速公路麦积山特长隧道,双洞总长24.58公里,是迄今为止甘肃省最长、全国第四长的公路隧道,其6330米的独头掘进长度创下了亚洲公路隧道最大独头掘进纪录,开创了甘肃省在山岭重丘区修建公路特长隧道的先河。连霍国道主干线永登(徐家磨)至古浪高速公路乌鞘岭特长公路隧道群,共有隧道5座,总长22.057公里,其中6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2座。技术人员展开《乌鞘岭特长公路隧道群建设与运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在理论研究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静电集尘加射流风机的通风方式,解决了隧道通风照明领域在6公里长隧道通风设计时两难问题,填补了行业空白。

  敢与恶劣地质条件动真碰硬的甘肃公路建设者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踏平一处处坎坷,打通一个个天堑,使得高速公路一段段向前延伸。目前,甘肃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3000公里,经纬互连,四通八达,畅通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繁荣了城乡经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