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市场不佳 零部件板块受波及
受宏观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致汽车需求大幅下滑、自主品牌产能过快释放低端乘用车竞争持续激烈、信贷政策持续较紧导致重卡销量恢复进度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显着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整车及零部件板块上市公司盈利状况难称理想。 然而,在整体不景气之下,受整车中高端和低端的市场差异影响,零部件企业亦呈现分化。豪车的火爆带动下游配套商业绩增长;而中低端车卖不出,导致部分零部件企业下滑严重;另一方面,商用车尤其是重卡和微车的下滑对于零部件企业的影响也相对突出。 整体业绩低于预期 “整车企业日子不好过,就会将压力向两头分,一个是经销商,另一个就是零部件配套企业。今年以来整车市场的不景气必然导致零部件行业也受打击,尤其是给重卡和微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汽车分析人士张志勇表示,今年汽车和零部件板块的三季报业绩低于预期的较多。 据西南证券统计,截至10月28日,整车和零部件板块分别有18家和45家企业发布了第三季度报告。2011年前三季度,18家整车企业的累计营业收入为4718.58亿元,增长1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02.34亿元,下降3.82%;45家零部件企业累计营业收入1102.09亿元,增长7.50%,净利润为106.26亿元,下降2.46%。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整车和零部件两板块在今年以来经历大幅扩容之后,市值实际反而缩水。”西南证券分析师刘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今年1~9月以来,整车与零部件板块总股本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年初至三季度末,零部件板块总股本增长16.90%,较上年同期增加3.81个百分点;整车板块总股本增加21.17%,同比大幅增加12.09个百分点。但由于整车板块行业指数累计跌幅16.81%,零部件行业指数累计跌幅为23.96%,两板块大幅扩容并未带来总市值的实际提升。年初至9月底,整车板块总市值仅增加4.64%,零部件板块则缩水14.44%。 “行业历史平均估值水平为35和49倍,目前估值水平已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两板块三季度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亦十分值得注意。”刘峰说道。据统计,第三季度,整车和零部件板块资金净流出12.83亿和37.59亿元;1~9月,两板块资金累计净流出分别为25.25亿和109.96亿元。 刘峰表示,整车和零部件板块大幅扩容,但市值实际缩水以及三季度资金累计净流出等现象都说明,市场对于整车和零部件板块并不看好。 四季度回暖无望 “企业车卖不出去,付给零部件配套商的款项就会延迟,这将导致零部件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增大,甚至出现裁员现象。”张志勇表示,由于去年整车企业普遍预期过高,导致零部件配套商亦相应进行了扩产的准备,而扩产的前期成本已经摊销进企业费用中,导致零部件企业成本增高,利润下滑。 张志勇认为:“零部件板块格局在三季报就该基本确定,而且就目前来看,仍没有任何利好消息推动四季度车市回暖。四季度回暖基本无望。” 对此,中信证券分析师李春波和许英博亦认为,高基数和低端车可能拖累四季度行业销量增速,而商用车仍相对低迷。 预计全年汽车销量增长接近3%。 “但是也应看到,这一种回调是有利于优胜劣汰,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的。”张志勇同时指出,汽车行业的低速增长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提升技术和扩大规模。未来家庭作坊式的零部件企业应逐渐被淘汰,而实力强大的制造商将形成。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