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1中国经济走势和工程机械行业未来
2010年工程机械行业的高速增长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市场的巨大潜力,2011年更多的产能将得到释放。在国内的重点区域市场,在制造商与代理商的合力下,销售投入的力度将更大,竞争将更为激烈,特别是挖掘机、装载机和起重机等重点产品。 然而,很多问题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各个子行业是否还能保持2010年的高增长速度,各地的经济增速是否有变数,原材料的价格是否有巨大的波动风险,国家是否会开始新一轮的政策调控等等。我想,很多事情本该淡化,以平静的心态去迎接新周期的起点,与其纠结,不如淡定,抱着对政策调控效果的希冀,对国内所有民众和政府在这场新的转折过程中,会有更积极、稳健的举措来把握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 尽管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复苏的确定性使得市场存在基本面的支撑,未来的经济将维持稳定增速,而通胀压力加剧可能导致密集的政策调控,这种态势越来越像2007年的情况。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转型进入深化阶段,经济转型有望破局,并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其中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推进消费持续升级,新型城镇化带动房地产相关行业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将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竞争优势,工程机械的智能装备等高端产品将受益于此。 基于目前掌握到的各方信息,本篇封面文章对2011年中国经济的大体走势和工程机械行业下游产业未来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能够在这开局之时,对各企业制定和修正自身的年度规划,给予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经济 稳健增长,GDP2011年增速将达到 年12月27日,央行召开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会议报告中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我国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央行就开始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持续到2010年三季度。本次会议提出“认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彻底退出。“稳健”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显然就是“稳定价格总水平”。 年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但全年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全年GDP增长将不低于10%。2011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动力,“三驾马车”中,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外部需求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投资仍将是保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预计全年GDP增长将达到9.5%。从GDP的季度增长态势看,2010年的高基数将使2011年一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但从二季度开始将出现反弹,呈现逐步上升态势。通胀在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下将高位回稳,预计全年CPI上涨3.8%,PPI上涨4.5%。截至2010年12月初,已有7个省(市、自治区)的“十二五”规划思路正式出炉,除了北京外,其他地方政府明确提出了经济增长目标,其中四川、黑龙江、广西等省份提出GDP总量要在5年翻番,上海、广东政府提出GDP年均增长8%的要求,西藏则提出年均经济增长12%以上。“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投资有望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有望在2011年初清理完毕,解除地方政府扩大投资的主要阻碍因素,2011年地方政府投资将加快增长。 房地产 年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年1-11月全国63个主要城市土地成交金额为1.275万亿元,较2009年全年增长11%。根据2010年1-11月63个主要城市及历年年末已完成的土地出让情况,加之在调控背景下年末开发商资金链普遍紧张、资金成本上升、囤地空间杠杆缩小等因素,预计2010年全年全国土地成交金额约为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年11月底,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12月初,中央政府已决定2011年拟投资1.4万亿元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与2010年580万套相比,增长72.4%,新增的420万套住房中公租房占主要部分。根据2015年基本住房保障目标解决4700万户家庭住房问题以及沿海主要城市主要提供公租房的目标来看,未来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的年建设目标将不低于1000万套,每年建设规模不低于5亿m2。 短期来看,2011年10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远超市场预期(政府原计划2011-2012年各建设500万套),这将对2011年的商品住宅市场构成较大冲击。2010年580万套保障性住房计划投资额为7800亿元,10月份到位7000亿元。2010年底100%投资完成,60%将竣工。580万套×50m2=2.9亿m2。2011年,1000万套×50m2=5亿m2,两年7.9亿m2。2011年5亿m2的建设规模相当于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各年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的67.6%、60%、64%和42%。 政府利用有限的财政,主要采取贴息的方式支持市场主体和社会机构从商业银行融资用于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用于偿还公租房贷款等。通过土地出让、社保基金、银行信贷、企业年金和保险资金等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政府通过财政贴息撬动社会资金参与的模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未来5年中国保障房的建设将因此提速。也将有效地减轻保障房建设过分依赖土地财政。 预计2010年全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速为31.5%。2011年商品房的投资在2010年大量新开工释放的商品住宅供应量和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压力下,商品房的投资规模将为3.8万亿元,加上1.4万亿元保障性住房的投资,预计2011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将放缓至10%,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和在建面积增速将分别为12.9%和18.9%。 长期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6.6%,到2020年人口将达到14.31亿时(根据联合国的测算),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5%(中国官方预测),城镇人口为7.8705亿人,按照人均居住面积30m2计算,到2020年城镇居住面积需要增加至236.12亿m2。相当于截至2009年177.5亿m2的1.33倍,即未来10年城市化带来的新增住宅需求是建面58.62亿m2,年新增刚性需求5.862亿m2。 水利建设 “十二五”期间有望代替“铁公机” 年12月21-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讨论稿)》。会议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要求之一就是大兴水利基础。 由于政府过去数年在水利投资欠账较多,2010年以来粮食价格上涨速度较快、幅度较大、通胀预期加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确保粮食增长困难重重,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加快水利发展改革已成为政府不得不重视的大事、要事。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仍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有望代替“铁公机”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中之重”,此次会议明确表示“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未来10年,年均水利投资额将达到4000亿~5000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年均1174亿元的规模增长240%,投资主要向13个粮食主产区集中。 从“十一五”期间水利投资资金来源看,水利建设投资以预算内资金为主,而此次会议明确表示“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这将督促地方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政策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或超预期,从国务院决定到水利部、再到各省市相关“十二五”规划以及中央一号文件都将有专门内容强调增加水利投资,资金来源也将以多种方式筹集,以确保“大兴水利”顺利进行,大规模水利投资将于2011年启动。 铁路投资 继续维持高位增长 年前高铁发展的规划,包含三部分,一是以“四纵四横”为主的客运专线,“四纵”主要包括京沪线、京哈线、京广线以及杭甬深线。“四横”主要包括杭长昆线、青太线、宁汉蓉线、徐兰线。二是一些横跨区域的高铁建设。三是城际间轨道交通建设。其中2011年竣工里程为4656km,总投资额度为5456亿元;2012年竣工里程为4675km,总投资额度为5203亿元;2013年竣工里程为4876km,总投资额度为6450亿元;2014年竣工里程为9929km,总投资额度为10578亿元。2011-2014年为我国高铁竣工高峰期,其中2011年和2014年竣工里程均会较上年有大幅的增长。 上述项目是已开工的在建项目,但地方政府对铁路投资的热情似乎仍在膨胀。目前铁路规划发展的新情况是,过去预备在“十三五”动工的铁路要在“十二五”进行,2020年之后的项目,要提前研究、尽早动工。从近期地方政府报出的数字来看,如浙江提出2020年达到3085km,河南为8000km,江西为6000km,江苏为3700km,都为目前里程一倍以上。新疆目前只有3000多km,提出2020年达到12000km,在目前的基础上增长3倍。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