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综合机械 查看内容

中国重汽二次创业 向“曼项目”发力

2013-8-28 21: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75| 评论: 0

摘要:   中国重汽,这头奔跑的大象,开始减速了。董事长马纯济曾经很明确地对记者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重汽的平均增速是47%,而在十二五期间,这一指标将降为15%至18%。   这还不是全部。相比于11年前的改革重组 ...

  中国重汽,这头奔跑的大象,开始“减速”了。董事长马纯济曾经很明确地对记者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重汽的平均增速是47%,而在‘十二五’期间,这一指标将降为15%至18%。”

  这还不是全部。相比于11年前的改革重组,曾经那个濒临破产边缘的老国企,在重获新生并具备强者的姿态后,再次回归于原点。

  “二次创业”,既是中国重汽“十二五规划”宣言,也是使命。2011,这场战役的第一年,按照董事长马纯济下达的军令:“二次创业,一定要在轻卡、中卡、客车、矿用车、挖掘机的产品线拓展方面取得实质性实破;一定要在曼项目国产化产品,特别是发动机、车桥的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确保投放市场后即是世界先进水平;一定要在底盘总装装调质量控制,特别是曼项目车型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4个“一定”,交给了集团总裁、总经理蔡东去担纲。在受命于董事长马纯济之后,这个行业内负有盛名的技术专家,将成为“二次创业”的“督战官”。而这场战役的第一年,更多可以视为是“曼项目”的发力。

  2011年4月,在上海国际车展,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合作开发的卡车新品牌发布会上,蔡东以少有的激昂向记者表示:“汕德卡这个平台尤其是发动机,将会进入世界最先进水平。”

  他所谈到的汕德卡,正是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合作的新品牌,面向本土市场采用“汕德卡”,面向国际市场则为“SITRAK”,新品牌卡车将通过中国重汽的现有营销网络在国内市场销售,在海外市场除了利用中国重汽现有的营销网络外,还将结合曼公司的强大成熟营销网络推广新产品和新品牌。

  “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用户会觉得曼品牌的重卡太高端,新品牌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更多的客户。”曼公司CEO的这番话,实则可以理解为,即使LOGO不同,但汕德卡的品质与曼品牌属于同一层次。

  这正是中国重汽的既定战略,填补国内高品质重卡的空白,打破跨国品牌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垄断。而早在2008年,中国重汽HOWO-A7的推出,正是为后续高端重卡的前景探路。就像蔡东解释的那样:“HOWO-A7还只是中国重汽产品升级的起点,我们就是要追求高品质重卡的空白填补。我希望汕德卡能成为当今中国最优秀的重卡,我把它叫作全球版,即其品质、配置、性能能够适应全球的需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