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给排水 查看内容

中国海水、苦咸水淡化及纯水制备技术获突破

2005-2-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55| 评论: 0

摘要: 应用高效膜法解决海水、苦咸水淡化,纯水、超纯水、软水制备和污水深度处理的关键技术“耐氯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及其膜组件”,于近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获得突破。据中科院网站消息,2月2日,该技术通过了吉林省 ...
应用高效膜法解决海水、苦咸水淡化,纯水、超纯水、软水制备和污水深度处理的关键技术“耐氯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及其膜组件”,于近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获得突破。据中科院网站消息,2月2日,该技术通过了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吉林省科技厅主持的专家组鉴定验收。专家组认为,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是一项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化可行性大的反渗透复合膜高技术中试成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淡水、纯水的开发利用和污水的治理。以反渗透膜为主的高新膜技术以其在水处理工程中的性能和优势,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其核新技术是制取高耐氯反渗透复合膜及其膜组件,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研发。80年代初,美国等国开发出第二代反渗透膜“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迄今仍垄断反渗透复合膜的关键技术和国际市场。长春应化所研发的以高效耐氯反渗透膜为主的膜技术,以其高耐氯性较“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高的效率,因而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科技人员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发挥在膜技术方面的积累和优势,在吉林省发改委和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于1997年承担了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和中试研发相结合的“耐氯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的中试攻关和连续复合制备该膜的中试技术研发”项目。经过7年多的艰苦攻关,不懈拼搏,获得一系列重要突破:率先提出了复合膜的耐氯化性能不仅取决于表面复合层,而且与表面复合层和支撑层之间的界面层,以及复合膜整体结构组成的协同效应密切相关的假设,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创新性的开发了界面控制与外加胺盐界面缩聚集成新技术,兼容了高分离性、耐氯氧化性和成膜工艺性;依据上述技术制造了中试制膜的配套硬件,通过机上的制膜工艺积累优化与创新实验,形成了与产业化对接的中试制取耐氯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的新技术路线;中试制得膜制品的耐氯性大于5500pm.Cl.h,达国际领先水平,产水率大于0.6(m3/m2d),达国际先进水平,脱盐率大于98%,接近国际水平。“界面控制制备耐氯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方法”“反渗透复合膜内界面表面活性剂吸附改性方法”、分获国家发明专利,前项目还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
专家组认为,该技术的研发成功,为该膜的工业化设备设计、制造和集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产业化将进一步加快解决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水质污染的进程,改变目前国内膜元件依赖进口的局面,有利于国家水资源战略安全和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华声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