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住宅精细化设计系列19——18层以上塔式高层住宅公交空间设计研究3

2013-8-28 08:5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6| 评论: 0

简介:$(document).ready(function(){ $('.newContent img').attr('alt',"住宅精细化设计系列19——18层以上塔式高层住宅公交空间设计研究3"); });   (二)每单元六户塔式高层住宅   1.套型 ...

  (二)每单元六户塔式高层住宅

  1.套型基本特点

  每单元六户塔式住宅是一种更加集约化的形式(见图10),单元面积更大,而各户公摊面积无明显增加。为控制建筑面宽,A套型通常只能争取到少量南向采光,多作为小套型的两室户;B套型通风较差,通常作为一室户;C套型作为朝向最好的套型,一般作为面积适中的两室户。


图10

  这类住宅的公共交通空间设计规律与每单元四户比较类似,所不同的是根据户数增多的需要,有时需采用三部电梯。下面以设计实例说明这类住宅的一些特点。

  四.结论

  在本文中,我们以小套型的塔式高层住宅为例,探寻了一些公共交通空间的设计要点以及它与套型设计的关系。

  尽管研究并不十分全面,但文中提到的一些设计规律对大部分塔式高层住宅的设计是有益的,值得相关设计人员注意。在此总结如下:


设计比较

  1.公共空间集约化

  我国建筑规范对塔式高层住宅中楼梯、电梯、设备管井等元素的要求均较高,易造成其公用建筑面积过大,这是塔式高层住宅比较大的弱电。通过合理设计,尽量避免公共空间的浪费,可减少业主买房时在公摊面积上的花费。

  2.入户位置合理化

  塔式高层住宅中,各户围绕交通核布置,很难使每户都能做到南北双向自然通风。同时因考虑节能问题又不宜将建筑外轮廓做的过于曲折,特别是在每单元六户以上时,也较难完全做到户户有明卫生间。可以说这是塔式高层住宅较之板式住宅在套型设计上的先天不足。

  而公共交通空间的设计恰恰是套型设计的核心。正确处理公共交通空间与各户的关系,合理安排各户的入户位置,可以有效利用套内面积,避免“黑房间”的产生。

  3.公共空间环境优化

  公共交通空间的设计除应符合各项规范,满足为各户服务的要求外,其本身也是楼内居民每天经过和短暂停留的场所。设计中尽量争取候梯厅的自然采光、通风,布置好等候空间及入户空间,合理设置垃圾收集设施等做法,亦可提高整个住宅的设计品质。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