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城市“发动机”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就像纽约作家E·B怀特说的,每个人下笔,写的都是自己。而对于德思勤董事长龙固新来说,他眼中的城市,就是一个个不断生长的城市综合体,就像10年来沉浸在城市综合体梦想中的自己。 龙固新、德思勤与综合体之间,几乎可以画上等号。不仅仅因为德思勤是国内首个提出都市综合体的地产服务商,而且深圳万象城、中航城、深圳机场……这些城市商业背后,都有龙固新与德思勤的身影。 当政策遭遇市场,当资本遭遇商业地产,城市该如何改变?龙固新的答案是,在城市核心区打造全功能型都市综合体,营造一个立足于城心,基于高端全能型配套的城中之城,就像德思勤城市广场在红星商圈的地标气质。 给“城市病”一剂良药 高速发展和大城市病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就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所说,城市里的每样创新,都会影响天空的样子。 拥堵、污染伴繁华共生,生活、工作、休闲被生硬割裂……一边是千载难逢的商业机遇,一边是城市快速膨胀和扩张后带来的社会诸多问题,诸如城市规划的伦理缺失以及如何提升城市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在城市郊区打造适应需求的生态新城,将城市配套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入其中。这二者将成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从而杜绝城市病于未然,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龙固新说。 在他看来,城市综合体不仅仅是建筑体,“城市综合体应该是在交通枢纽中心,来满足城市区域的各种功能体和经济体的需求。” 长沙迎来最佳时机? 4月1日,长沙至深圳高铁直通,这座曾经的内陆城市,正在改变其在中国城市版图上的定位与格局。这被龙固新视为长沙发展城市综合体“准备好了”的表象信号之一。 “首先是消费者,其次是政府,然后是企业。这三方面的需求是城市综合体的真正动力所在。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借助多功能的综合体来满足区域性开发的需求。”龙固新说。以高铁为纽带、中心城市为支点、区域经济带为整体布局的立体化战略图景将成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目标。 在他看来,目前长沙正在兴起一股“城市综合体”浪潮,但真正意义上按照国际化标准定义的城市综合体并没有超过10个。“城市综合体不仅仅是个建筑体,它满足一个区域内各种需求,是一个功能体和经济体,必须拥有很强的交通枢纽地位。” 城市综合体竞争也有差异化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好而居留于城市。”这被龙固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起。 事实上,在他的认知中,城市综合体改变的不是建筑,而是城市生活。“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综合体的持续精神文化投入,创造出更具自豪感的城市体验。”譬如,长沙德思勤城市广场通过12亿元文化设施的巨额投入,建立了三大艺术文化中心,将文化、艺术与场所精神融入商业文明,构建规划先导、集约开发、服务增值、文化为核的创新模式。 建筑在这里,不仅是冰冷的石头,而是创领城市精神的“发动机”。在德思勤城市广场,集合全球7大顶级团队,将致力于建设包括五星级酒店、高档城市公寓、中国最大国际化购物中心、长沙最长时尚步行街、4D影院、真冰场、建筑艺术中心、卫视直播中心等逾10种时尚业态。 “城市综合体的竞争也应当是差异化的,根据区域不同的气质来定位和设计。”龙固新说。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