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也缺钱 土地市场颓势难改
“地王”流拍 再显市场低迷 在这个调控的深度发酵期里,今年楼市的“金九银十”似乎早已注定了悲催的命运,众多背负资金压力的房企纷纷高台“跳水”更预示着楼市拐点即将显现。而受此波及,从下半年开始主动发力的佛山各级国土部门也遭遇了迎头棒喝,不仅土地市场依旧冷风频吹,流拍流挂现象也明显增多。 9月22日,佛山市今年最大的商服地块佛(挂)2011-002举行公开出让,然而,正当万众期盼之时,这宗顶着昔日“地王”桂冠的巨无霸却因无人问津而提前一天宣布流拍。 据了解,该地块地处佛山未来城市中心东平新城的核心位置,总用地面积达44.28万平方米、净用地面积也达30.96万平方米。其前身是2007年9月富力地产以47.05亿元竞得的“佛山地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与富力后来退地的原因和情况不同,该地块所在东平新城,由于重新提升定位以及政府部门的重视,区内不仅先后进驻了招商、保利、万科等知名房地产大鳄,市政配套也正逐步完善当中,发展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而地块虽然起拍总价高达17.78亿元,但按照最大容积率1.4计算,楼面地价也仅为2868元/平方米,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来看,成本和风险并不高,利润空间也十分巨大。 “‘地王’流拍再次验证了当前土地市场的低迷。”佛山领先丰地产公司总经理助理表示,无论从区位价值还是地块本身来看,该宗地无疑都是近年来中心城区少有的优质地块。只是有点“生不逢时”,国土部门推出的时机不对,在当前楼市调控进入深度作用期时,成交格局大变样 工业用地成主力 事实上,伴随着楼市调控在今年继续层层加码,全国土地市场就因为政策的震慑力而显得萎靡不振。 据国内某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的1-6月里,全国130个城市共推出土地11706宗,但成交数却为9511宗,流拍宗数达到2195宗,流拍率达19%。不仅如此,随着市场转冷淡,土地价格也不停上演高台“跳水”。在1-6月里,全国130个城市成交土地的楼面均价为106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20%。其中,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145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3%;土地成交的溢价率也仅为17%,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4%。 而在佛山,土地市场的低迷也无可避免,特别是从限购令正式出台之后,佛山土地交易更是迅速陷入了萎靡。 来自市国土部门的统计显示,在2011年上半年,全市共成交土地120宗,成交面积约6570亩,总成交金额为129.91亿元。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各项指标跌幅都不算太大,但从成交土地类型看,市场低迷却显露无遗。 佛山世联地产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上半年成交的各类土地中,工业用地的占比大幅上升,达到52.21%,占全市成交土地总量的半壁江山。与之相反,曾经风靡一时的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却大幅减少,两者占比分别仅为31.77%和15.75%,二者总和也仅有64宗,总成交面积为209.85万平米,同比减少了12.4%;而商住用地的总成交金额更是仅有121.82亿元,同比跌幅达到59.6%。 开发商缺钱 土地市场颓势难改 不过,如果说上半年土地市场的低迷,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因为政府捂地避险主观造成的结果,那下半年冷风依然频吹则更直白地提醒着世人:土地市场确实很冷。 据了解,在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佛山的各级国土部门就纷纷在土地供应上加大了力度,不仅推地的速度和商用地块数量常态化放量,一些地处中心城区、镇街中心的优质商住地块也终于成为自由身粉墨登场。其中,一向表现低调的高明在进入7月时最先发力,当月1日两宗面积合计近20万平方米的城镇住宅用地(兼容商服用地)公开拍卖,月中前后又再次大手笔推出了8宗住宅或商服用地;8月,南海土地市场也打破几个月的沉寂,一次性大手笔地推出了250余亩城镇住宅用地兼容批发零售用地,其后又在9月之后连续出让多宗地处桂城中心区的商住靓地……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虽然优质地块频频现身,国土部门的“好客”热情也令人感动,但众多房企却似乎并不领情,土地市场不但底价成交成为惯性,流拍流挂现象更是频频发生。 来自世联地产的月度数据就显示,7月佛山商住用地共成交15宗,总面积27.3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3.1%,环比减少20.1%;成交总金额11.14亿元,同比减少47.7%,环比减少42.3%。8月全市商住用地成交7宗,总面积24.0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3.1%,环比减少11.9%;成交总金额为12.79亿元,同比减少59.3%,环比上涨14.8%。 “土地市场的颓势还会因为年关将至而继续下去。”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负责人认为,随着年底财政压力的加大,政府仍会继续放量地块出让,但同样是资金问题,房企拿地的热情还会继续降温,目前土地市场的低迷不仅会延续,还可能更加严重。 近18亿元的资金投入显然不是哪个房地产商都可以拿得出来的,而前景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更是需要谨慎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