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之路须尽快走
阅读提示 建议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推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合作发展: ■ 鼓励香港五大研发中心、各类相关科技社团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参与“国际化运营管理和产业合作基地”新兴产业的研发过程。 ■鼓励香港的优势检测机构在“国际化运营管理和产业合作基地”建立若干个在国际上具有权威性的相关产品检测实验室。 ■ 鼓励香港知名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在“国际化运营管理和产业合作基地”投资开发物联网技术和设立区域性新兴产业产品供应链管理企业。 创建“国际化运营管理和产业合作基地”,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面临战略机遇 各种形式的研发全球化合作趋势日益明显,为创建国际化运营管理和产业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及其推进研发全球化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八种形式:一是企业内部跨境投资关联的境外研发活动。二是企业通过协议方式把部分研发活动外包给境外第三方来完成。三是企业通过直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专利和技术,使得境外研发成果直接纳入跨国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活动。四是不同国家的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方式,对某一领域的某些关键技术联合进行研发,共享信息。五是部分国家通过技术合作,对某一领域的某项关键技术,共同出资在各自国家进行大规模的联合研究,共享信息和研究成果。六是国际多边组织资助部分国家对某些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在不同国家开展研发活动,以发挥各自技术和研发优势。七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使得某些着名大学在国外办学,进行商业化投资,并开展研发活动。八是不同国家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间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各国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竞相发展,为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催生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国纷纷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预见,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引领全球产业升级的浪潮,为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引起全球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能源资源并提高其使用效率,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开始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成为各国培育的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基地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可以转变本地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且可以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和科技进步的机遇,抢占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改变在全球产业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留学生回国创业活动不断增强,为积极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领军人才创造了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150余家,入园企业超过8000家,有2万余位留学人员在园内创业。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海外留学生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技成果带到国内园区进行产业化发展的趋势逾发明显。 创建“国际化运营管理和产业合作基地”,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抢抓机遇,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很有必要选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重点省份和城市,创建新兴产业国际化运营管理和产业合作基地。其重要意义: ——有利于对接国际规划,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探索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合作的国际途径和方式。 ——有利于承接国际新兴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转移,获取国际知识扩散和共享机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创新中心,进入全球高端服务网络。 ——有利于我国新兴产业加快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快形成新兴产业增长极,带动辐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