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都公寓烂尾十年再遭变故
烂尾十年的锦都公寓再次陷入僵局。和数年前一样,2010年前后完成住宅和写字楼部分重新销售的锦都,如今又再次重蹈覆辙,资金链断裂,整个项目建设工程搁浅,一再推后交付期限。这已致使180余户业主无法获得其使用权。而令业主们更加担心的是,眼下,种种迹象表明,开发商锦都置业眼中的“最后救命稻草”又遭遇重大变故。 2011年8月18日傍晚,经数次号召的业主委员筹备会仅6人到场,他们散坐在落满灰尘的沙发上,就着黯淡的灯光聊到夜里九时。业主们的困扰来自身处其中的名为锦都公寓的楼宇,烂尾一词带来的恐惧感在他们心中不断被发酵。缺乏建设性意见的业主讨论外,建材供应商及物业公司代表皆沉默不语,没有加入谈话。 开发商陷入资金困境,再度使锦都公寓疑云笼罩。由于商业部分销售尚未成功等原因,一再延后了住宅的最终交付时限。而锦都置业有限公司暂时的回避,也加剧了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 在头日参加业主会议无果后,郭蓉(化名)19日起了个大早,便匆匆赶往成都市房管局。本打算了解自己所买房源备案情况的她,却从相关工作人员得知了一个重磅消息:锦都公寓已于今年3月1日又被法院查封,需待到2年后解除。虽然法院的查封仅针对项目商业部分的销售,不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和交房。但郭蓉和其它业主们都深知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从目前来看,这一部分恰恰就是开发商锦都置业眼中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6人维权会 奔波数月,郭蓉早已为此焦头烂额。 郭蓉与锦都公寓的关连开始2010年5月某天。当日,郭蓉在实地考察过锦都公寓样板间之后,就已在心里做好购房打算。彼时的销售大厅内,向购房者展示着齐备的销售手续。当然,作为成都本地人的郭蓉,此前就了解过该项目有过烂尾经历,因此,她决定向销售人员做进一步了解。销售人员告知,没有问题,可以放心购买,且已是尾盘,只剩下几套房源。而楼盘销售还有法院、公证处等的监督和公证,更加坚定了她的购买想法。随后,她迅速地以58万左右的人民币,全款付清了一套53.88平方米的住宅。 “这个楼盘处在成都市的黄金口岸,所以根本没想到会再遇麻烦。”郭蓉回忆道。也正是因为价格与地段的双重考虑,她又热心地鼓动起两名外地朋友购买,被介绍的二人最终也同样以全款的形式,分别够下锦都公寓中的两套物业。据郭蓉提供给成都报道记者的一份《锦都公寓商品房买卖合同》显示,“出卖人应当在2010年8月30日前向买受人交付该商品房。”然而,如今,距原定的交房时间已经过了近一年,这一切并未按照预期的期待兑现。虽然被郭蓉推荐购买的两位朋友并未向她发难,但她内心的压力也为此逐日增加,更多的出于是自责。这也是她积极参与业主维权事宜的重要因素。 据开发商成都锦都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都置业”)曾公布的相关信息,锦都公寓写字楼和公寓部分共有180余户业主。据业主介绍,锦都公寓的业主多是外地人,有来自浙江、上海、深圳、台湾等地的,外省人便占比约为1/3,川内其它城市的占比也大概在1/3左右,最后成都本地的业主可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受制于空间距离和难以统一的维权方式,虽然业主们也曾多次试图通过一些途径来维权,但都效用不大。 今年4月,锦都公寓业主也曾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集体活动,来向开发商施压。但这也没能起到丝毫效用,数月来,该项目工程仍无明显进展。经过数轮召集之后,锦都公寓的一些业主再次离开互联网沟通平台,进入现实中商讨对策。 2011年8月17日晚,从连云港出差归来的郭蓉,旋即在锦都公寓业主维权群中再次主张于次日成立业主维权委员会,以商讨对策。直到预约的8月18日18点30分,180余户业主中,仅有6人到达了锦都公寓项目现场。缺乏建设性意见的业主交谈声之外,长期蹲守于此的建材供应商及东景物业公司代表、街道办事处维稳工作人员皆默不作声,他们之间代表着不同的诉求,无法一并解决。此前烂尾多年的锦都公寓,再度让众人陷入了茫然。 交房无期 锦都置业一直是锦都公寓投资和开发的主要承担者。 1998年12月14日,锦都置业在成都市工商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钟辉(出资450万),其余50万元分别由成都兴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成都精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均等出资25万元(各占注册资本5%)。该公司起初的从事领域就包括房屋开发、经营业务、销售建筑材料三大类。2000年8月,该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万增至3000万,变更后钟辉投入2950万,顺势占到98%股份。据工商部门备案资料显示,锦都置业营业期限从2003年12月14日,延长至2013年12月13日,办公地点位于成都市总府路15号王府井商务楼B幢二十七楼C。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相关备案资料显示,1995年12月12日,锦都置业签定合同拿下了今日锦都公寓的地块。后来由于用地面积变更,在2000年1月重新签订用地合约和登记,土地使用面积1963.74平方米。 而锦都公寓项目破土动工开始于2001年。之后,这一项目几度停工又开建,期间包括2005年复工、2007年复工、2009年元月1日有条件复工。 2009年4月,成都市建委房地产开发处发布信息分析其停工原因——房地产市场疲软,销售不畅,开发企业融资困难。同年8月,烂尾多年的锦都公寓在法院和银行等多方监管下重新开始销售。彼时,本城有媒体报道称:“沉寂多年的锦都公寓终于在这个夏天,以聚集甲级精装写字楼,CEO豪装公寓、商业中心,三大多功能城市商务复合体物业形态复活。” 从2009年8月到2010年5月前后,锦都公寓完成了6层以上写字楼和公寓部分的重新销售,并承诺于2010年8月30日交房。 不料,到了原先约定的时间,交房却一推再推。“交房的第一个时间点应该是合同约定的2010年8月,然后推迟到2010年10月,再到2011年春节,之后又是2011年3月份、5月份、8月份,最近一次的回复应该是9月。”一名业主告诉《成都报道》记者。 自交房被推迟以来,业主们得到关于此的解释更多是锦都置业的书面和电话回复。今年4月6日,锦都置业向业主发布了《关于“锦都公寓”项目扫尾工程遭受阻扰被强制停工的紧急报告》。该报告称,“施工方为追收工程尾款,在锦都公寓施工现场派驻人员、强行将整个施工用电拉闸断电不准工人进场,从而导致复工项目于3月19日工地再次停工。” 该月,锦都置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钟辉也通过媒体渠道向业主表示,“该楼盘为政府支持项目,暂因工程承包商与原施工方的账目为对接好,造成了工程延误,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协调解决办法,房子会尽快教导业主手上。”事后,他安排了锦都置业的工作人员,进入业主维权QQ群,向业主解释原因。 如今,似乎开发商为解决资金问题,不得不将一部分实物抵押或变现,王府井商务楼B幢二十七楼C再不见锦都置业公司职员的身影。而记者拨打钟辉的几部手机,皆被系统告知暂时无人接听。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就有业主发现,锦都公寓现场再也没有出现原先销售人员的身影,除了一两个常年驻守于此的门卫,原先人声鼎沸、偌大的售楼部已“人去楼空”。 诚然,已接近“多次调整后”的交房时间,业主所见的状况目前仍是令人沮丧的。始终没能和开发商正面交流、得不到关于交房的准备答复,业主们也曾将收房的希望寄托于具备监管职责的相关职能部门和法院等关连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