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旧”改造土地基本没新批用于地产
“新增改造项目用地优先用于发展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超60个。”记者昨天从市“三旧”改造办获悉,今年1~8月全市基本没有新批“三旧”改造项目土地用于房地产项目。 袁述博士是广东量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珠三角企业受困土地纷纷北迁的背景下,没想到在南海平洲的金谷光电产业社区向他敞开了大门。8月初,他率领着来自台湾、新加坡等地的科技团队正式入驻新落成的实验室,目前正忙于研发生产LED外延片、芯片。 今年以来,像量晶光电这样幸运的先进制造企业在佛山并不止一家。据市“三旧”改造办透露,作为全省“三旧”改造试点示范市,近3年来佛山加快积极探索向“三旧”改造要发展空间,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三旧”改造突破土地瓶颈的新路。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今年6月,全市共启动“三旧”改造项目1160多个,盘活土地资源8万多亩。 制造业是佛山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佛山“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工业总产值实现翻倍达到3万亿的目标,如何打造新的产业载体成为首要课题。今年1月下发的市政府1号文件,在全国先行制定推出《关于通过“三旧”改造促进工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三旧”改造项目用地约60%优先用于发展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 在1号文件的推动下,各级政府、企业纷纷掀起“三旧”改造提升工业发展的热潮,拿出相当的“三旧”用地用于先进制造业。如南海区今年推动13大“三旧”改造促进工业提升项目,搭建起罗村国际口腔器材城、里水亚洲高新科技园等承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平台;顺德区一批“三旧”改造工业升级项目,优先用于发展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等;禅城区打造“智慧新城”,吸引日立集团等八大国际级项目签约进驻。 “昭信的根在于制造业,而不是房地产。”广东昭信集团董事长梁凤仪说,为了塑造企业持续竞争力,对自有20年旧厂房,不是推平后开发新楼盘赚快钱,而是翻新改造发展现代都市型产业,目标是打造成年产值超百亿的广东金谷光电产业社区。 “很多人鼓吹‘退二进三’,热衷于发展房地产而忽略实体经济,佛山人头脑清醒,抓住‘佛山制造’这个立根之本,难能可贵!”省社科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认为,下一步佛山还要把资本、人才资源优先用于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力挺“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