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债务危机是否成全球新一轮衰退导火索?
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美国政府再次上调政府债务上限余额,日本债务危机开始显现,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似乎开启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潘多拉魔盒。目前西方发达经济体实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大部分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全球债务危机正呈现进一步扩散趋势,并正在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极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新一轮衰退。 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是否还在可控的范围内?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近日举行的《经济每月谈》上,众多专家对当前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将难有起色,债务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前行的最大绊脚石。发达经济体对债务危机处理与解决方式,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为应对危机,短期内,发达经济体将不得不削减财政赤字,但从根本上来说,要走出债务泥潭,这些国家必须要遵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债务问题为何集中于发达国家? 当前全球的债务问题主要集中于发达经济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15年,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将高达122%,而新兴经济体大概为32%。从西方三大经济体来看,今年5月16日,美国政府债务突破14.3万亿美元;欧元区更不容乐观,希腊、爱尔兰等国家已经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意大利和西班牙借债成本飙升,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也是欧洲最大的债券市场,意大利的债务风险可能导致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恶化;日本政府的公共债务负担也非常沉重,截至2011年6月,日本政府债务总计达943.81万亿日元,是日本GDP的20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天龙认为,主要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高企,直接原因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背后的根源则是上世纪90年代新经济泡沫破灭以后,西方发达经济体一方面找不到实体经济支撑点,另一方面又面临贸易逆差、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考验。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目前之所以相对比较低,是因为在经历了拉美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后,这些国家吸取了教训,大力增加外汇储备,发展实体经济。 王天龙认为,从前景来看,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的规模会越滚越大。他指出,主要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联系紧密,债务危机很可能形成蔓延之势,不排除在未来一段时间,主要发达国家集中爆发主权债务危机,这对全球经济来说将是个灾难。 美经济过度失衡破坏良性循环 目前美国财政支出膨胀速度已远远把GDP增速抛在后面。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周文分析说,医保、社保、医疗救助和国债利息支出是美国债务膨胀的“四座大山”。这“四座大山”占了美国每年财政支出的55%以上,其中医保、社保和医疗救助这三项支出增长最快,从1967年以来增长了106倍,同期的GDP增速远远滞后于它,这三大支出将构成美国经济未来不能承受之重。目前,美国财政支出中的“四座大山”已对美国财政支出的其他板块,如国防、教育、交通、科技等构成压力。周文认为,在美国财政支出加速膨胀、财政收入又无法增加的现状下,美国债务危机已现端倪。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适度的失衡可以带来一般均衡,但过度的失衡就将突破经济正常循环机制,进而导致危机的发生。左小蕾认为,美国过度的借债违反了财政透支需要良性经济循环这样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则。经济运行中适当透支,可以推动经济更好增长,由此带来财政收入增长,从而得以覆盖赤字。但美国经济显然并没能做到良性循环。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共78次提高政府债务上限,靠发新债偿还旧债。标准普尔下调美国政府信用评级实际上提醒国际社会回归基于经济学基本规律的思考。左小蕾认为,美国应回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财政透支的良性循环,创造就业,增加消费,国家信用的基础才能得以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