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地下水治理十年大计 头五年摸底“体检”

2013-8-27 23:1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0| 评论: 0

摘要:   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由国土部和环保部编制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规划从基础建设到能力建设都考虑到了,而且以污染情况摸底作为规划的开始,是一般的规划少有的。 ...

  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由国土部和环保部编制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规划从基础建设到能力建设都考虑到了,而且以污染情况摸底作为规划的开始,是一般的规划少有的。”参与规划起草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科技处处长吴爱民如是说。

  本报获悉,《规划》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即到2015年,平原区和岩溶区等部分人为污染地区地下水水质要保持稳定,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5%。

  据中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资料显示,目前中国饮用水源地水功能不达标率达35.6%。中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地下水源地问题同样严重,115个地下水源地中,有35%不合格。

  5年摸清污染情况

  本报记者获悉,早在2006年,国土部、环保部就开始联合编制“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但是,“规划”几次上报国务院都未获得通过。

  “国务院对这项工作要求比较严,几次没通过的主要问题就是,早期规划对地下水污染状况掌握不清楚。”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只有在基本情况比较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规划,但是对早期地下水污染的防治规划而言,只是知道地下水污染严重,但具体哪些地方污染,污染程度如何,都不是非常清楚。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地下水污染情况目前采取样本采集的方式,但是还没有一个区域地下水污染情况的监测手段,多数是从自备井和监测井里面提取水样。

  对污染情况的把握,是防治污染的基础,这个基础很重要,此次国务院会议确定了工作目标: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

  “从现在起到2015年的5年时间,要加强地下水的调查、监测,来全面掌握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吴爱民如是说。

  据吴爱民介绍,水环境监测体系建成之后,相当于人体体检,通过抽血化验可以查出身体出了什么毛病,而通过地下水的监测、采样,可以看到水质状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