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前景更显黯淡
欧洲经济再度面临停滞风险 专家称目前欧洲引发恐慌的不是3年前出现的市场危机或者实体经济危机,而是表现为一场政府危机。 进入8月以来,美欧债务危机以及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动荡令刚刚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洗礼的人们感到不寒而栗,关于全球经济可能会“二次探底”的讨论也更趋白热化。本月14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一针见血,警告全球经济今后可能面临“全新且更危险”的局面,特别强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尤其令人担忧,“可能成为全球经济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这与欧洲方面上周五公布的一系列悲观数据一道,令欧洲经济前景更显黯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15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债危机呈现恶化趋势、经济复苏动力始终不足以及近期市场剧烈波动等几个因素的叠加加剧了人们对于欧洲经济可能会“二次探底”甚至重陷衰退的担忧。她认为,未来欧洲遭遇局部收缩以及整体增长放缓已不可避免,但预计不会出现全面收缩乃至再现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时的局面,因为“当前危机的性质与3年前截然不同”,前者的痛点在于其长期性和棘手性,而后者的杀伤力则来源于所谓的“短期爆发性”。 欧洲陷入“自我实现式”恶性循环 欧盟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6月工业产值意外下降0.7%,大多数成员国产出均出现下滑,其中德国下跌0.8%,法国跌1.7%,意大利跌0.6%。同日,法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二季度GDP环比持平,较之一季度环比增长0.9%的成绩大为逊色,表明其国内经济已经陷入停滞,消费支出低迷。另有经济学家预计,即将于本周二公布的欧元区经济活动报告可能会显示,二季度欧元区GDP放缓至0.3%,低于此前季度的0.8%的增幅。 上述数据让人们看到,在多数欧洲国家还没有恢复到2008年危机爆发时的水平时,欧洲经济就已失去复苏动力并呈现走下坡路的迹象了,而这与欧债危机一道,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企业裁员和投资缩减。瑞银经济学家马丁·吕克近日在发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称,欧洲正面临一种“自我实现式”的恶性循环风险。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放缓将直接导致政府税收减少,从而令本来就不堪债务重负的欧洲政府面临更大的偿债困难,阻碍债务危机的解决。而这反过来又将导致投资者更加紧张,加剧股市与债市的恐慌情绪,进而挫伤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导致更缓慢的经济增长,并依此类推恶性循环下去。他认为,即使是按照最乐观的假设,欧洲在通往疲弱增长的“新常态”道路上,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短暂放缓。法国保险公司AXA首席经济学家艾瑞克·钱尼近期也发表言论称,整个欧洲的商业周期“确实是来到了一个相当于停滞的阶段” 。 陈凤英认为,欧洲脆弱国家的局部收缩实际上早已开始。事实上希腊和葡萄牙两国已陷入了新一轮衰退,而像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等国家的经济增长自去年起就非常缓慢。现在需要关注的是德国,这个一直以来领跑欧洲的欧元区第一大国如今也出现了步伐放缓的迹象。被认为是德国经济最可靠晴雨表的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7月出现下滑,原因是许多企业对于出口增长的乐观情绪大大减弱。上个月,德国知名企业如戴姆勒、德意志银行和西门子等公司均报出差于预期的业绩,这更加剧了人们对于危机后德国超强劲经济增长已走到尽头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