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危机深化 人民币升值加剧
美欧国债震荡波 美国和欧盟主要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再度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从8月5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级下调至AA+级开始,1周的时间内全球股市遭遇恐慌式抛盘,8月11日黄金则是盘中创下1814.40美元/盎司的新高。 信用危机引发的恐慌依然在继续,对市场而言,这是不是金融海啸的再度降临?美国会否再度推出QE3?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本报记者特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和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李宏瑾盘点美欧国债冲击波。 美债风波再逼中国汇率 美国国债评级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动荡,仍在以螺旋方式向深度演化。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和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的中国,8月9日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方式对此作出官方回应,称准备采取行动,以防范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可能带来的风险。 美债危机深化 8月5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首次取消了美国国债保持了70年之久的AAA评级,将其下调至AA+。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之一因此被撼动。 标准普尔列出的主要理由是,美国国会和政府最近达成一致的预算协议,不足以稳定美国政府中期债务局面。在财政状况的挑战日益加剧之际,美国决策和政治机构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减弱。 “事实上,标准普尔早已在7月中旬就对下调向美国财政部提出了预警,并列举了下调理由,但因为当时的美国国会和政府还在紧张博弈,市场直到8月5日当天才做出反应。”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8月10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管另外两家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仍保持着对美国国债的最高评级,但标普的下调还是引发了大规模的危机蔓延。美国多家巨型保险公司、投资基金、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等纷纷随之失去AAA评级,甚至有一些实体大型企业的评级展望被下调至负面。 “许多公司对此都感到不可理解,他们认为自己的财务状况健康,商业模式有生命力,应继续保持AAA评级,但美国国债在华尔街和经济体系中的渗透程度很难估量,下调其评级在目前看来,对市场的影响主要是心理上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8月10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这种心理影响迅疾传递到股市。标准普尔下调美国国债评级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全球股市出现抛盘,美国标普500指数收盘下跌6.6%,德国Dax-30股指和法国CAC-40股指、英国富时100指数均较峰值水平下跌逾20%。这种跌势尽管有所回升,但相比危机爆发前仍显得非常惨烈。同时,新兴市场股市亦未能幸免。中国香港、俄罗斯、中国内地、巴西、韩国等亦相继出现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