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保障房分配参照“高考录取模式”
石家庄市在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上大力创新,参照“高考录取模式”分配廉租房,并将对骗取保障房资格者实行严厉处罚,终身不再受理其城镇住房保障申请。 “保障性住房不仅要建设好,还要分配好,要让群众服气、舒心,只有这样才真正算得上把好事办好。”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说。 今年,石家庄市计划分配到户的廉租房达到5034 套,是该市历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在申请过程中,石家庄市以“确定考分”、“填报志愿”、“分批录取”三个阶段进行严格规范,层层把关。 在廉租房分配“确定考分”阶段,石家庄市实行百分制,即家庭住房计50分,家庭收入计40分,家庭成员户口年限计10分。特殊困难的家庭另行加分。该市保障房软件系统按照申请家庭的住房、收入等情况自动打分。 其后,申请人可充分考虑到方便生产、生活及自己“考分”等因素,根据该市今年已确定分布在5个小区的5000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情况“填报志愿”。申请人可填报一个志愿,也可同时填报五个志愿。 “分批录取”,是指该市将烈士遗属、优抚对象、特困职工、一二三级残疾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或先进人物、65周岁以上老人、低保家庭等确定为“提前批”,优先配租;其他保障家庭按“考分”的高低及所填报的“志愿”依次进行配租。保障房房号和楼层随机分配,但对于进入配租范围内的,下肢和视力一二三级残疾、精神类疾病等特殊群体,则采用人工调整优先照顾楼层和户型。整个过程全部实行数字化操作,接受社会全程监督,配租结果进行公示。 据悉,从今年5月4日至8日,该市各居委会通过市住房保障软件系统共受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申请家庭13777户,经过对收入、车辆、房产、公积金、养老保险缴纳情况的查档审验,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区住房保障部门及区民政部门、市住房保障部门四级审核、三级公示,共取消1378户。截至5月25日,该市5034套廉租住房已分配到各户。 下一步石家庄市还将对已经查实或通过重新审核发现不符合保障条件、达不到保障资格的承租户实行严格处罚,除取消其保障资格外,还将当事人的行为记入河北省数字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处三万元罚款,终身不再受理其城镇住房保障申请。 今年8月底前,石家庄市将把工商、社保、税务等部门的信息联通起来,形成“区级审核为主、市级进行复审”的两道“防火墙”,实现随时受理、随时审核。该市还将完善廉租房退出机制,按职责定期巡查,落实入户回访制度,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