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保障房贷款 银行面临政策风险两难选择

2013-8-27 23:1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0| 评论: 0

摘要:   7月26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累计新增7912亿元,同比少增5985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6.9%,比一季度末回落4. ...

  7月26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累计新增7912亿元,同比少增5985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6.9%,比一季度末回落4.4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209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3.7%,比一季度末回落3.8个百分点。

  但是保障性住房的开发贷款则呈现出不一样的情景。由于今年来全国范围内增加了大量保障房建设,且多部门持续就其建设资金问题出台相关文件,并进行敦促,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成为上半年信贷亮点。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累计新增908亿元,比年初增长54.8%,高出同期房地产开发贷款比年初增速48.3个百分点。购房贷款累计新增5815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8.5%,比一季度末回落4.8个百分点。

  保障房开发贷款增速高

  目前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棚户区改造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几大类。之前银行公布的定期报告大多都有提及要改善信贷结构,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的投入。然而,记者数月前就保障房开发贷款对银行进行采访调查时,多数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此都“不愿多说”。有银行业人士透露,“保障性住房既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大项目,又是有利民生的公共事业,银行当然应该支持,但目前保障房建设还没有成型的发展模式,银行对于此项业务的风险评估结果也不是非常乐观,作为上市企业的银行当然要‘多考虑考虑’了。”另一股份制银行人士则表示:“目前银行的该类贷款数据不便透露,但到三季度大量保障房项目开工建设时,应该能够看到保障房开发贷款的增长。”

  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业界评论,此举是为保障房建设开设了一个解决方式。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保障房开工率均超过40%。其中,北京最高,达到全年建设任务的63%,上海的保障房开工率超过50%,广州、深圳略低,只有40%多。

  风险担忧未解决

  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的快速增长说明我国民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然而,伴随高增速而来的必然是对其中存在风险的关注与讨论。

  但是,截至记者截稿日,除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外,大多数银行依然不愿意回答保障房开发贷款的进展情况。“这个问题现在不好说,比较复杂。”某银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

  “这个问题,其实跟政策的关联性更大,我认为银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没的说。”世联地产市场研究部研究员李耀峰认为,“目前评判保障房开发项目主要还是需要从政府角度考察,即一个地方政府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和资金按时完成保障房建设项目。考虑到目前已经非常‘客观’的地方政府平台债务,事实上,银行处在被动地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