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用好货币政策管理通胀预期

2013-8-27 23:1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1| 评论: 0

摘要:   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特别是针对物价上涨压力,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施 ...

  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特别是针对物价上涨压力,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稳定需求、控制通胀,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这一轮价格上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交互影响,既有输入性因素,也有内生性问题。主要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大量资金流入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大宗商品价格振荡走高的概率更大,全球范围内通胀压力上升。而前两年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投资规模大幅度扩张,货币信贷和总需求回升较快,也推升了全社会通胀预期增强,价格上行压力加大。与此同时,农产品、服务业等领域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结构性价格上涨,在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同时,也推高了价格总水平。

  面对下半年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正在和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尤其是国内依然较强的通胀预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日前召开的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明确提出,要继续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

  同时,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管理通胀预期,要继续用好存款准备金率工具。2008年四季度,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央行曾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至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央行则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冻结资金近3万亿元,回收了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的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从推动国外短期资本流入的利差、汇差与资产收益差三个方面考虑,未来短期资本持续流入的压力依然很大,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还将继续保持。因而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用好数量型工具,把好流动性总闸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