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老工业基地蓬勃发展
许多人来到兰州,都会发出“想不到”的感叹。初来乍到的人,“想不到”地处西部的兰州城市建设那么好;曾经来过的人,“想不到”兰州变化那么大。过去见到的小道,已经被高楼大厦取代,曾经有过的荒凉,已经无从寻觅。人们在这里感受更多的,是欣欣向荣的发展。 经过一番深入的采访,我们在兰州也有一个“想不到”:想不到兰州的结构调整成效那么大。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形象地把兰州经济结构说成是“三二一”的倒金字塔形。经多年发展,2010年兰州市三次产业比例为3.07:48.09:48.84。多元支柱产业正成为兰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也是“再造兰州”战略的重要内容。 结构调整:一盘“下不完”的棋 兰州是西部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进入新时期,兰州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日渐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题。 重工业是兰州经济结构中的大头。为了发展第三产业,补上服务业的不足,上世纪90年代,兰州把建设全国商贸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经过几年努力,商贸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工业偏重的经济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1999年,兰州提出“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提升工业的整体水平,带动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经历转型蜕变,有了一定发展,但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是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2009年,市委提出“构建多元支柱产业体系”的发展要求;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的意见》;今年,兰州又编制了“8大多元支柱产业目录”,还制定了“产业布局与园区发展规划”。 陆武成说,兰州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产业之间、产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加快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是兰州市“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目前,当地形成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及深加工产业的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增容扩区:产业调整与城乡布局同步 宏宇变压器有限公司是兰州市的一家老企业,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宝林告诉我们,公司在城里发展了40多年,去年10月搬进兰州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园,“搬迁之后,产能扩大了3倍。” 宏宇变压器有限公司“出城入园”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今天的兰州,与宏宇变压器有限公司有相似经历的企业越来越多。兰州市提出,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发展要与城乡布局相结合,把多元支柱产业的发展培育纳入城乡空间整体布局。企业“出城入园”,正是产业布局与区域布局同步调整的重要举措。 “出城”是让企业从老城区搬出来,“入园”则是让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兰州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了让更多企业“出城”之后可以“入园”,增容扩区是这两个开发区建设的重点工作。 增容扩区,就是增加兰州高新区和兰州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容量,扩大这两个经济开发区的规模。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构建起雁滩、彭家坪、榆中3大园区,兰州经济开发区构建起安宁、西固、红古3大园区。 增容扩区主要着眼于形成兰州发展的经济板块,兰州人将之称作“3+8”。市长袁占亭解释说,“3”就是兰州新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8”就是8个县区产业园区。他们坚持全市“一盘棋”,立足3个区与8个县区的错位发展、同时发展,从宏观层面上合理确定各园区范围和布局产业。同时,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组团发展体制,每一个园区都有自己发展的产业重点,而各园区又都符合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