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中央部门晒“三公”账单
截至7月18号15时,98个中央部门中已有26个公开了本部门2010年度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简称“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时间表 在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前,财政预决算信息都属于国家机密。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章第十条规定,财政预决算报告为需要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这使原本的秘密信息走向了公众。之后,有公民经过申请,有条件地获得了阅读深圳市本级2008年度部门预算的权利。2009年,广州市财政局将包括114个部门的市本级部门预算在网上公开,揭开了网上公开政府预决算信息的序幕。 2009年底,国务院首次为公开部门预算列出时间表,争取3年内实现向社会公开全部部门预算。201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10年部门预算,这是第一个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委。这一年,一共有75个中央预算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财经委表示将在6月报告的2010年中央财政决算中公开“三公”支出。3月23日,国务院决定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98个经人大审查的中央部门都要公开2011年预算和2010年决算。 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中央政府履约,首次向全国人大报告“三公”支出情况:合计94.7亿元,其中,出国(境)经费17.73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61.69亿元,公务接待费15.28亿元。另外,决算报告还公布了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87.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