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猛增不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56875.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26.03亿元,增长31.2%。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8918.62亿元,同比增长27%;地方本级收入 27957.2亿元,同比增长35.9%。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0028.43亿元,同比增长29.6%;非税收入6847.39亿元,同比增长44.5%。 财政收入以30%的速度增长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另一组数据,上半年GDP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为7.6%,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为1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4.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5.6%。这些数据全部跑输给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两组数据对比之后,我们实在高兴不起来。尤其是非税收入同比增长44.5%,更是让人五味杂陈。一方面,我国的非税收入的收费,与交纳者切实享受到的相应的公共产品回报并无直接关联,另一方面,我国的非税收入往往是和摊派、乱收费等联系在一起的,是与政府部门的高福利相联系的。 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财富大幅度地集中于财政收入,民间财富就必然减少。财政收入之所以快速增长,有关方面的解释,一是经济增长带动税收增长,二是价格上涨带动以现价计算的相关税收增长,三是特殊增收因素,如进口环节税收,四是政策性增收因素。这种解释的背后,我们忽视一个现实的问题,即我国的税基已经近30年没有调整了。税基30年不变,随着经济数据的变化,实际的结果就是我国的税率在呈几何级数增长。 上半年,不时就有媒体报道说,各地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倒闭潮的出现,表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央行“银根紧缩”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而实际上,税负过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抛开经济增长的因数不说,从1980年至今,CPI涨幅就达到了332%,在税基不变的情况下,虽然名义上的税负没有变化,但企业的实际税负却增加了332%。“十二五”规划强调要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但是,目前这种财政收入增幅一枝独秀的情况下,只会导致更加依赖政府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恐成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希望政府赶快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下功夫,在国强的同时,尽快实现民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