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房地产掉队的自信
上半年中国经济稳健扩张,驱散笼罩市场的“硬着陆”阴霾,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04459亿元,同比增长9.6%,中国这一经济“成绩单”不仅高于市场预期,“可能放缓,不会硬着陆”已经取代此前普遍看空,成为众多研究机构的新共识。 在上半年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中,除了外围经济不确定性、地方债务风险外,大部分“唱衰”中国经济的人士都普遍担心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已处于强弩之末,房地产行业在严厉调控之下出现的大幅萎缩,成为看空中国经济的主要理由。 今年来,受到提高利率以及购房限令等措施影响,从国内经济来看,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国内房地产市场,从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住宅市场的表现看,房地产行业似乎开始出现掉队迹象。统计显示,6月单月商品住宅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幅仅为32%,较5月下降4个百分点,这是上半年来投资增速的最低值。 不过,随着整个经济结构优化,一些新兴行业已开始取代房地产,成为经济增长亮点,今年来,装备制造业兴起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已引起业界关注,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数据大幅超预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此外,在房地产内部结构的调整中,今年保障房建设大提速部分对冲纯商品房市场低迷,以北京已公布的今年前5月数据为例:1-5月,北京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1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而政策性住房完成投资20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两倍。 通过保障房建设,一方面可消化存量资金,另一方面,通过保障房作为突破口可释放居民消费能力,实现经济转型。这可能是由于上游资源品和工业品成本压力的减弱带动了数据反弹,同时,各地启动的保障房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连带效应。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1%;销售金额同比上涨22.3%。上半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都呈现U形走势,开发商以价换量后的效果逐渐呈现。 新兴产业的强势崛起,已开始成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坚强基石,也为允许房地产在宏观经济中适度掉队留下足够空间,而对于房企而言,如何尽快适应这一新变化,已经成为房企“不掉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