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房贷难批 银行偏爱公职人员

2013-8-27 23:0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7| 评论: 0

摘要:   随着央行今年第6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各大银行开始紧缩资金,部分银行开始减少收益率较低的个人房贷业务量。即使可以办理,条件也比较苛刻。有的银行甚至规定,具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才可以办理房贷。 ...

  随着央行今年第6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各大银行开始紧缩资金,部分银行开始减少收益率较低的个人房贷业务量。即使可以办理,条件也比较苛刻。有的银行甚至规定,具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才可以办理房贷。

  银行优待特殊人群,对部分人群采取事实上的贷款“歧视”态度,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第一,自去年1月18日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来,至今已经上调11次,累计达5.5个百分点,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高点21%。如此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用来放贷的资金日益减少,将有限贷款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必然的选择;第二,国内银行虽有公共属性,但究其本质依然属于营利性机构,并不是慈善组织,公众不能希望银行承担救济穷人的责任。

  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在住房贷款总额缩水的情况下,公务员可以比普通收入者更方便地贷到款,这样的优先和优待无疑会对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公众造成权益上的“挤压”。

  公务员有住房公积金,所以,在民间的抵押、担保和信用贷款方面,公务员应主动退出,以优先保障普通公众的利益。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约束公务员靠信用优先获得房贷的行为。不能让“有权者通吃”,这不仅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弱者因银行“嫌贫爱富”贷不到款、住不上房的问题,应出台配套帮扶措施。近两年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对一部分“夹心层”公众的住房贷款造成影响。首付比例大幅增大、房贷利率大幅提高,这些调控房价的举措,客观上也使一部分人的住房梦变成了空想。

  再加上一些地方银行对弱势群体住房贷款置之不理,这一群体购房更是“难于上青天”了。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设立一个专门保障夹心层权益的住房保障基金,对符合条件、通过审批的申请人发放利息较低的首套房贷。也可以考虑给银行不愿意放贷的这部分人发放住房补贴。英国就是由政府扶持的非营利性组织向低收入者发放补贴的。

  住房保障与住房贷款权利息息相关,银行作为营利性组织“趋利避害”可以理解,但政府却必须担起责任。银行可以“挑肥拣瘦”,政府在弱势群体权益受到侵害之时绝不应袖手旁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